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時間:2025-04-25 09:35
聚甲醛被譽為“超鋼”,因其高剛性、耐磨性等特性,是汽車、精密儀器等高端制造領域替代金屬的關鍵材料。然而,我國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國,年消費量約75萬噸中40%依賴進口。
在山東東營利津經濟開發區,一座年產8萬噸聚甲醛的生產基地正在加速建設。這個總投資26.06億元的項目,將承載著我國高端工程塑料自主可控的重要使命?!绊椖坎捎玫谌簿劬奂兹┘夹g,產品性能比肩國際頂尖水平,生產成本卻降低不少?!崩A益集團副總經理王海峰介紹,項目達產后年銷售收入可達18億元,不僅填補國內高端聚甲醛產能缺口,更將改寫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
在利津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的“項目攻堅動態圖”上,土地平整、管線遷移等關鍵節點逐一標注進度。利津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紅雷表示,為幫項目開工搶出“黃金時間”,管委會通過“三級銷號制”服務機制,派出“項目幫辦代辦員”全程跟進服務,簡單問題當日辦結、難點問題專班攻堅,土地征收及項目立項、環評等手續辦理加速推進。
從PP、ABS、ASA到聚甲醛,利華益集團的產業布局始終緊扣國家戰略需求,此次建設的“36+8”產能體系——36萬噸/年甲醛配套裝置加8萬噸/年聚甲醛主裝置,形成從基礎原料到高端新材料的完整鏈條。項目全面投產后,預計年利稅貢獻達5.1億元,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專家指出,在國產替代的賽道上突破“卡脖子”技術,既需要企業以創新魄力攀登產業高峰,更離不開政府以改革思維破除制度壁壘。通過形成合力,我國高端化工材料的自主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顧陽)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