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4-09 10:02
韋瑜 張聰
“這是供電公司防山火的宣傳資料,使用明火一定要注意安全,遠離電力線路。”4月7日,國網崇陽縣供電公司“跑山電工”共產黨員服務隊在崇陽縣肖嶺鄉開展防山火線路特巡和線下宣傳,筑牢線路安全“防火墻”。這是近年來國網崇陽縣供電公司全力提高供電可靠性的一個縮影。
咸寧崇陽縣位于湖北省南陲,居湘、鄂、贛三省交界處,這里山高林密、微氣象頻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電網基礎薄弱極大影響了供電可靠性。近年來,國網崇陽縣供電公司堅持“打基礎、補短板、提速度”的工作理念,把供電可靠性提升作為一號工程,供電可靠性指標得到了跨越式提升,從2021年戶均停電時間13小時到2024年降至5.14小時,再到2025年預計縮短至1.87小時,這些數字背后,是一場關于供電可靠性的“系統性革命”。
電網"強筋健骨":精準投資交出硬核答卷
“過去崇陽電網就像竹扁擔挑重物,稍加壓力就吃不消。”國網崇陽縣供電公司主任工程師沈仕晉指著調度大屏上的網絡圖介紹道。2022年縣域主干線路N-1通過率不足50%,意味著任意一條線路故障都會引發大面積停電。為此,國網崇陽縣供電公司啟動了“三年攻堅計劃”,累計投入1.2億元實施電網升級,完成了23條10千伏線路絕緣化改造,總長度突破160公里,雷擊故障同比下降67%;新增了智能斷路器182臺,故障定位時間從小時級縮短至10分鐘內,實現2024年春節負荷峰值期間實現“零跳閘”;改造了低電壓臺區108個,石城鎮虎爪村等山區用戶電壓合格率從87%躍升至99%。
“以前用電飯煲都要錯峰,現在家家開空調也不跳閘了。”在港口鄉洞泉村,村民用上電磁爐炒菜的場景,成為電網改造最生動的注腳。
項目“揭榜掛帥”:全面打響自動化升級攻堅戰
國網崇陽縣供電公司配電線路聯絡率雖達到81.9%,但有效聯絡線路不足,且城區網架支撐不足,負載率較高,度夏期間壓力大。此外,專變分界開關安裝不到位,導致專變故障引起的跳閘比例較高。
2024年,國網崇陽縣供電公司自下而上負責推進項目高效申報,組織14個供電所申報45個項目改造需求,運檢部牽頭開展現場勘察及項目必要性會審,評審通過23個并編制項目申報書提交國網咸寧供電公司,最終申報18個,通過率高達78.3%,排名居全市第一,全部都按期完工。其中,35kV梅花變10kV板坑線#52—97桿更換2.22公里導線項目完工后,板坑線與赤壁35kV隨陽變10kV中坪線、咸安花紋變10kV星星線實現互聯互供,加強了三縣縣域網架結構。
今年3月份,西莊上片線柘田上臺二號臺區低壓端子遭雷擊燒壞引起支線跳閘,此次跳閘的柱09開關正是2024年度揭榜掛帥項目新安裝的智能開關,將原先可能影響70個臺區的停電范圍縮小至6個臺區,有效隔離了故障點,30分鐘之內完成了復電,避免了大停電事件。
“揭榜項目實施,有效解決了崇陽電網老舊線路、臺區等頑疾問題。今年將繼續申報一批揭榜掛帥項目,集中解決配網自動化短板問題。”國網崇陽縣供電公司總經理雷慶偉說道。
應急"全時響應":奔跑速度書寫民生答卷
2024年的7月1日—2日,崇陽縣遭遇入汛以來最強降雨,24小時降雨量超260毫米,雋水河最高水位漲至60.19米,突破歷史極值。在國網崇陽縣供電公司應急指揮分中心,大屏實時跳動著崇陽應急搶修網格化布防圖,形成了以站所為主、施工外包單位為支撐的15個駐點、18支隊伍、200余人的應急搶修隊伍。
國網崇陽縣供電公司堅決貫徹“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方針,遵循“水進人退電停、水退人進電送”原則,全面攻堅排澇搶險、災后搶修,奮戰30小時安全高效完成4條10千伏主線及2條支線、236個臺區、1.3萬用戶搶修復電任務,城區故障平均到達時間提速64%,山區復電時長壓縮至45分鐘,用戶投訴率同比下降82%,以戰時速度打贏了防汛供電保衛戰。
“我們把搶修物資前移到供電所,在重要站線預設6個前線陣地,就像給每個細胞配備急救包。”國網崇陽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吳昊介紹到。
110千伏桃溪變、崇陽變恢復有人值守,預置低洼站房防進水物資和抽排水裝備,加快防汛線路通道樹竹障清理,安排專人值守重要泵站,每個鄉鎮配置2臺發電機、5套應急照明、10公里備用電纜...每一項舉措都展現了國網崇陽縣供電公司加強供電可靠性管理的奮進之路。
從13小時到1.8小時的改變,不僅是數字的躍遷,更是彰顯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國網崇陽縣供電公司公司用奔跑賦能書寫了供電可靠性管理提升的精彩華章。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