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2-11 14:01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彭建有)2月7日,春寒料峭,氣溫驟降到零下20攝氏度,筆者跟隨國網山西忻州市忻府區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和青年服務隊走進位于忻奇大道旁邊的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光子農業專業合作社溫室大棚內,看看他們服務的大棚究竟有多智慧。一走進玻璃大棚,滿眼的綠色和先進的設備就讓我們感受到了和傳統大棚的不一樣,偌大的大棚內春意濃濃,一片忙碌的景象。春節前培育的油菜苗長勢喜人,綠油油的煞是好看;蔬菜大棚內,生菜、包頭菜葉片鮮嫩肥厚,散發著清新的氣息;瓜果大棚內,草莓嬌艷欲滴,香氣撲鼻。工作人員正操控自動噴淋設備進行噴水。
在育苗區,我們看到電力員工趙建峰、智憲云正在檢查熱風機運轉情況,“侯經理,最近,天氣預報有大幅降溫,所以我們提前對園區的用電設備進行檢查,確保電力正常供應,不能因為電的問題影響油菜的正常生長。”趙建峰對園區負責人侯學光說。
“傳統的大棚,溫控和濕控都是靠人工完成,不僅費工費力,而且還不好掌控,蔬菜的產量和質量都不行,自從我們安裝智能設備后,無論春夏秋冬,我們都有新鮮的蔬菜成熟,滿足百姓和市場的蔬菜供應,這一切的實現都離不開電力的支持。遇到供電問題時,我只要打服務電話,供電公司的員工總是第一時間趕過來幫我解決問題,這給我的種植產業吃了定心丸。”談起供電服務,忻府區光子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侯學光笑著說。
忻府區光子農業專業合作社是忻州市智慧農業的示范窗口,擁有棉被大棚30畝,雙拱雙膜聯棟大棚70畝。2024年棚內全部安裝溫控、濕控裝置,實現了智能控制、水肥一體化灌溉、機械化種植等新技術,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不僅為集體經濟的壯大增加了可觀的收入,而且為村里的百姓提供了就業的機會,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增加收入。
鄉村振興,電力先行。國網忻府區供電公司圍繞特色產業種植等農業產業發展用電需求,提前謀劃,爭取項目支持,不斷改造優化電網,確保忻府區特色產業用好電、好用電,全面推進鄉村經濟的振興。2024年,累計改造10千伏供電線路6.5千米,低壓線路5.2千米,全面增強農村電網保供能力。
“我們根據特色產業園區用電需求及用電特點,圍繞‘育苗、灌溉、采摘、加工、保鮮’等全鏈條環節,主動開展二十四節氣差異化供電服務,助力特色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國網忻府區供電公司解原供電所夏志勇所長表示。
2025年2月1日,忻府區光子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在手機APP上收到了來自供電公司的1月份電費賬單。賬單里,1月份用電量20773千瓦時,用電量、計量標準、電費及用能分析等一目了然,預計2月份約為23890千瓦時,可增長15%。
常言道,用電量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從園區用電量數據,我們不難看出“充足電力”給他們帶來的“獲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