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08-25 17:24
黎品睿
2019年,余大海作為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代表選手參加貴州省電力行業焊接技能競賽,也是在這時他遇見了影響他職業生涯的人——時任金元代表隊指導教練的張沖。
余大海第一次參加省級比賽,比賽經驗不足,焊接基本功不夠扎實,這時候的他心里總犯嘀咕,“會不會臨場掉鏈子?”這樣的話總是情不自禁地在腦海里回蕩一遍又一遍。在黔北焊接培訓中心集訓剛開始的那幾天,余大海的表現忽高忽低,發揮不穩定。可是比賽迫在眉睫,留給他的時間并不多,這讓得他心急如焚,但一時間卻不知道如何調整。
一天中午的午飯時間,剛剛放好餐盤落座的余大海正要動筷,一上午的實操訓練帶來的消耗,使他現在多少有些等不及了。一個端著餐盤的身影出現在他眼前,視線順著往上看,是教練張沖,余大海那正要拿起筷子的手停在了半空。張沖也放好了餐盤,坐在了余大海對面,“愣著干什么,趕緊吃啊。”張沖說道。
“好的,好的,教練。”余大海連忙著回答,手終于是拿起了筷子。食堂并不多安靜,人聲和餐具碰撞聲交錯,可他們這一桌很沉默,彼此沒有說話。余大海想起個話頭,可是話到嘴邊,又不知如何開口,連同食物一起咽回了肚子里。
張沖率先打破了沉默:“我給你做了份訓練計劃表,明天就開始實施吧。緊張是正常的,我們的工作平常不會有太多人看著,但是比賽我們要比,因為這也是自己對工作的一份交代。別想那么多,先把當下的事情做好,有了技術,有了水平,有了實力,許多心理障礙也就不攻自破了。”
張沖給余大海上的第一課便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二天開始,余大海便按照張沖為他制定的訓練計劃,早晨天剛蒙蒙亮便開始體能訓練,過后才回去吃早餐。
“張沖師傅告訴我,當年他剛開始工作時體質也不好,焊接工作結束時常也覺得頭暈目眩。”
對于各式各樣的體能訓練,余大海都扎扎實實地履行完成,他知道張沖的這項安排是為了他的焊接工作打基礎。身體是工作的本錢,而焊接工作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更高。握焊槍的手要穩,在受空間限制的地方,下盤更是得穩。和其他大多數工作不同,那些需要焊工的地方時常伴隨著高空、黑暗、狹窄,作為過來人,張沖清楚這些因素可能帶來的危險,為此他教給余大海的第一課就是打牢基礎,強大自己。
到了晚飯過后,余大海便和張沖一起泡在自習室里“啃”著那摞得一尺高的書,進行理論學習。
“那一摞書里,哪個理論,哪張示意圖,在哪本書,在哪一頁,張沖師傅全知道。”
余大海的本子上,干凈利落,結構清晰地記著一條條筆記,便簽貼滿了本子的頁層。不只是理論教學,張沖把自己記筆記的方法也是傾囊相授,他告訴余大海:“好記性比如爛筆頭,不光要寫下來,還要方便自己找知識點的時候又快又準。”
在每天8小時的工作時間里,余大海要反復地進行比賽項目實操練習,張沖則一直在旁邊指導。余大海每一次開始組對焊件到焊接操作完成,張沖都目不轉睛地仔細觀察,在結束時及時地指出實操期間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注意的細節,并指導他如何進行改正。一時間余大海因為自己的實操失誤而有些失落。
張沖告訴他:“現在不怕犯錯,但要知道為什么錯,怎么糾錯。”
試錯是一種純粹的經驗學習,在投入工作的前期,試錯的成本是相當低的,而其帶來的效益在未來極長一段時間是持續的。在反復實踐中,抓取理論與應用間的差異,將其消化轉成自我的養分,這便是“試錯力”。經驗的累積好比光合作用,通過“試錯力”將理論與實踐的差異轉化為自我所需的營養,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將更容易把握事物的核心,在處理問題時能夠采用簡單直接的方法,節省更多的精力與時間。
張沖給余大海上的第二課便是敢于試錯。
“張沖師傅指導我的東西,是在書里找不到的,那是他在工作中、比賽中一點一點積累的經驗。”余大海如是說。
一切手工技藝,皆由口傳、身教、心授。技藝傳授,傳遞的是方法、經驗、品格和精神。這些傳承在操作手冊中不可實現,在組織規章中不可實現,只能通過人與人的情感交流和行為感染,從古至今無他路可循。每一位匠人都深知這一點,他們總結一生,將最寶貴的言傳身教給后來者。
比賽前一晚,“你緊張嗎?”張沖問余大海。
“緊張,怕發揮不好,可惜了這個機會。”
“緊張是正常的,我當年不比你現在好多少。但也別太緊張,而把這個機會當作是負擔,要把它當作是幸運,并轉化為動力。”
我們如今的時代是舞臺與個人互相成就的時代。中國自古不缺才華橫溢之人、技藝精湛之人,我們常常感慨古代江山人才輩出,但肉眼可見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受時代的局限,那些郁郁不得志的才子或鉆研一生不曾出世的隱士不被人所知,而時間的洪流沖刷過后,還能見多少能人異士,亦不可知曉。而在貴州金元,舞臺永遠給學習肯耐心,做事有能力,成長有信心的青年留位置,正所謂“相馬不如賽馬,能力決定舞臺”。
張沖給余大海上的第三課便是感恩舞臺。
在張沖的傾囊相授、悉心指導下,余大海的焊接技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最后的技能競賽中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并獲得了貴州省技術能手稱號。
所有努力實現的偶然都是必然,是日積月累的成果。臨分別前,余大海和張沖吃告別飯。
“師傅,我真佩服您堅持焊工20年。”
“談不上堅持,因為我一直在做我喜歡的工作。”
“對工作一定要保持熱愛,你越喜歡就越干得好,越干得好就越喜歡。”
張沖給余大海上的最后一課便是“忠于熱愛,貫之以奉獻”。
責任編輯: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