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08-22 16:11
路溫暖一路余香
溫騁
在河北定州電廠有這樣一個身影,他15年如一日,堅持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內涵,詮釋在點點滴滴為民服務中,帶領志愿者們將愛心匯聚成河,溫暖了他人,點亮了一座城。他就是定州電廠團委書記、“燭光”志愿者協會會長王原野。2023年,王原野被授予第二屆國家能源集團“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赤誠之心 點燃成長希望
2007年,王原野跟隨定州電廠團委到定州市一位失學兒童的家里進行慰問,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志愿活動,也正是這次慰問,讓王原野與公益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望著小女孩無助、彷徨、渴求關愛的眼睛,王原野五味雜陳,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王原野(左)與志愿者一同整理捐贈的衣物。
“必須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與溫暖。”想到這兒,王原野當機立斷,決定發起倡議,組建“燭光”志愿者協會。這個想法得到了身邊朋友、同事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愛心之旅由此啟程。
王原野說:“取名‘燭光’,是希望大眾的愛心像燭光一樣溫暖他人!”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對于每個被資助的困難家庭、每個孩子的最新情況,王原野都了如指掌:貧困生小李已經大學本科畢業,并考上了研究生,繼續攻讀學業,還有內化村的小蘇、點亮“微心愿”那100多個孩子們……
15年來,王原野熱忱的公益之舉感染著身邊越來越多的親人、朋友和同事。當問到他為什么能堅持15年時,他表示:“我只想呼吁和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社會公益隊伍中來,集細涓成江河。作為央企員工,作為共產黨員,我們更應該多做一點,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人和身邊事做起。”
初心不改 一路無悔前行
從事公益事業伊始,王原野的傾情付出,被一些人誤解為是在追求名利。冰冷的流言猶如一盆冷水,讓他心情低落、意志消沉。但是,在家人的全力支持和整個“燭光”團隊的努力下,看著每個受資助的孩子一天天健康快樂成長,王原野的斗志又滿血復活,在公益道路上繼續前行的步伐更加堅定。
15年前點燃的“星星之火”如今已形成“燎原之勢”。在王原野的帶領下,“燭光”現已發展為擁有100多名志愿者的知名公益社團,他帶領“燭光”志愿者為定州市3個鄉鎮的4個家庭自籌助學金和慰問金5萬余元,幫助4名兒童完成學業。組織“微笑公益角”捐助活動,6年共捐贈衣物和生活物資2萬余件。組織志愿者跨區域幫扶,幫助張家口地區7名少年兒童完成學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近些年,王原野先后被評為河北省優秀志愿者、河北省青年志愿服務先進工作者、定州市“時代新人·定州好人”、定州市優秀志愿者等多項榮譽稱號。同時,“燭光”志愿者協會先后獲得中國電力行業雷鋒式先進集體、河北省優秀青年志愿服務集體、河北省先進志愿服務組織、河北省十佳青年公益項目提名獎、國家能源集團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定州市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等多項榮譽稱號。
無懼疫情 執著堅守崗位
殷憂啟圣,多難興邦。2020年春節期間,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無聲戰斗在燕趙大地打響,坐落在京津之翼、雄安之側的定州電廠也進入了抗擊疫情“戰時”狀態。
“王書記,這么晚了,怎么還不下班啊?”
“形勢這么嚴峻,這個時期咱們不能掉鏈子啊,我是黨員,責無旁貸。”
秉承著“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盡己所能,為抗擊疫情作一份貢獻”的初心,王原野“舍小家、為大家”,連續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長達70余天。
“疫情不退,絕不下班。”這是他對自己立下的誓言。
在落實防控疫情的各項部署時,王原野身先士卒組織青年志愿者對返崗人員進行檢查,帶領青年志愿者對廠區、生活區進行全面消殺,先后組織150余輪、21.6萬人次核酸檢測,志愿者參與率達360余人次。
為了讓更多人自覺防控,王原野積極宣傳防疫政策和疫情防控知識。組織志愿者精心制作18個Vlog和12篇微信推文,其中《共同戰疫·等你回家》《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筑起防疫青春長城》等視頻在抖音等社交媒體播放量總計20余萬次。
“當奉獻成為每個人的人生信條時,我們的社會將成為香飄滿園的和諧家園。作為一名志愿者,更要讓奉獻的精神,照亮我們前行的路。”王原野正是堅持這樣的志向與愿景,懷著一顆熾熱的大愛之心,深深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與之攜手共進,在公益之路砥礪奮進,堅定前行。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