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11-08 16:46
李年智
11月7日,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2023年中國氫能產業大會在佛山市南海區開幕。開幕式上,國氫科技正式宣布兩款斯帛系列碳紙產品發布和碳紙產線投產,并與鴻基創能科技(佛山)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國氫科技落子華南結出碩果
碳紙,又稱為碳纖維紙,是氣體擴散層的關鍵基材。由于受制于碳纖維、碳纖維原紙、石墨化和后處理等復雜工藝及裝備,過去,國內碳紙長期主要依賴進口。因此,碳紙被稱為燃料電池核心材料國產化的“最后一個壁壘”。
大會現場,國氫科技發布斯帛系列碳紙SB-CP150、SB-CP190,它由國氫科技自主研發和生產制造。國氫科技關鍵材料事業部研發工程師蒙啟駿介紹,此次研發生產的斯帛系列碳紙產品理化性能卓越,機械強度高,導電性能強,透氣性優異,表面平整,厚度精準可控且均一性良好。經過燃料電池和制氫設備充分應用和嚴格測試驗證,具備較高的適配性和優異的性能表現,穩定性良好。
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氫科技”),是國家電投直屬的專業從事氫能的科技型企業,在核心材料部件、關鍵輔機、燃料電池及制氫設備方面全面布局,已實現燃料電池從材料到產品完全自主化。
“碳紙,是氫燃料電池和PEM電解槽中的核心部件,也是我國氫能產業自主化國產化的技術瓶頸。”國氫科技創新總監、佛山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剛直表示,“斯帛”系列碳紙的成功問世,是國氫科技落子華南后的首批碩果,有效填補了國內自主化高性能碳紙產品的空白,將加快助力中國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產線各環節設備實現國產化
開幕式上,國氫科技舉行了碳紙產線投產儀式。2022年1月,國氫科技落子南海,成立國家電投華南氫能產業基地,是南海區引進的首個百億氫能央企項目。基地落地丹灶鎮,由國氫科技全資子公司佛山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佛山綠動)負責建設和運行,重點建設質子交換膜、碳紙、 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等生產線和燃料電池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創新平臺。
年產30萬平碳紙產線在國家電投華南氫能產業基地完成建設并實現投產,該產線為國內首條超高溫、大幅寬碳紙自主技術量產線。碳紙的成本在燃料電池中占比較高,該碳紙產線的建成投產,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有望降低燃料電池產品的成本,提高技術競爭力。
“碳紙產線的各環節設備均實現了國產化,工藝技術完全自主化,已完全打通碳纖維分散、抄紙制氈、碳紙成型等主要工藝環節,產品批量生產一致性優越,原材料供應安全可控。”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銀廣表示,將根據產業發展的需求,進一步提高產業各鏈條的自主化程度,加速氫能產業核心裝備的技術迭代。
強化產業鏈布局 推動佛山氫能產業自主發展
大會開幕式上,佛山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還與鴻基創能科技(佛山)有限公司簽約,雙方將致力于氫燃料電池核心材料的研究、開發利用及制造,共同推進氫燃料電池及PEM電解水制氫核心材料實現國產化替代。
鴻基創能科技(佛山)有限公司為鴻基創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鴻基創能是當前國內年產能最大的膜電極供應商。雙方將依據各自產業鏈優勢,助推氫燃料電池及PEM電解水制氫關鍵材料逐步實現降本。
同期舉辦的第七屆中國(佛山)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及產品展覽會(CHFE2023氫能展),致力于打造國際性氫能展品牌。國氫科技也攜氫騰系列燃料電池、氫涌系列PEM制氫裝備和“斯”系列關鍵材料部件參展。
佛山是首批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用廣東城市群的牽頭城市。佛山氫能看南海,作為佛山氫能產業的主要承載區,南海區已聚集氫能企業和機構超150家,涵蓋氫能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是目前國內少有具備燃料電池及系統8大關鍵零部件產業鏈環節的地區之一。
華南基地,是國氫科技自主開發質子交換膜、碳紙在華南地區的唯一產業基地。今年4月,佛山綠動成功摘得丹灶一處占地面積約113畝的國有工業用地,這塊地將作為生產基地的項目一期,進一步擴大質子交換膜、碳紙生產線,后面還將陸續推動燃料電池電堆、系統相關的研發和生產。
“南海是最早發展氫能產業的先行區,有著良好的發展理念,在氫能運用和政策出臺方面敢于先行先試,氫能產業鏈構建比較完整,是發展氫能產業非常好的地區。”剛直表示,得益于區、鎮政府的大力幫助,項目涉及的土地、資金和各項資源實現了高效周轉,國家電投華南氫能產業基地將持續奉獻高精氫能裝備產品協同上下游的供應鏈,共同推動佛山氫能產業的自主發展。
責任編輯:楊娜
校對:高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