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1-11 15:33
劉純軍
從“風光”無限到“水火”交融、從世界首臺套主再熱蒸汽溫度提至600℃的600MW亞臨界濕冷機組到國內摻氨燃燒試驗驗證最大容量機組、從國內燃煤電廠最大電化學調頻儲能項目正式投運到入選國家健康企業建設優秀案例、從全國首創卸船機全自動無人值守卸煤再到集團公司高級智能電站(五星).....這一張張亮眼提氣的成績單,濃縮了國能粵電電臺山發電有限公司(簡稱廣東公司臺山電廠)高質量發展的萬千氣象,見證了高質量發展的堅實足跡。
側耳傾聽,“長期堅持高大遠深、長期堅持艱苦奮斗,守住底線、打出高度”成了該廠干部員工口中的高頻詞。放眼望去,滿血奮斗的狀態在每名干部員工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然而,這股奮斗的力量源自何處?
“通過主題教育,全體干部在‘學思想’中補足‘精神之鈣’,在‘強黨性’中筑牢‘信仰之基’,在‘重實踐’中增強‘干事之能’,在‘建新功’中篤行‘擔當之志’,乘勢而上建設千萬千瓦級‘風光水火儲及耦合制氫應用’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示范基地,解鎖主題教育成效的密碼。”該廠黨委書記給出了答案。
在砥志研思中汲取“悟思想”的志氣
“要樹牢‘高的站位、大的格局、遠的視野、深的思考’,號召全體黨員干部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要站在黨和國家、集團公司、廣東公司和臺山電廠事業發展大局去考量。”
“要推行‘主動思考、主動學習、主動作為、主動成才’‘四個主動’,構建想事、干事、管事組織體系,打造‘站起來能講、坐下來能寫、沉下去能干’的三支人才隊伍。”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繼續開展第二批‘以員工為本’專項工作,不斷實現發展依靠員工,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員工。”
......
在理論學習中心組主題教育專題(擴大)學習研討會上,該廠領導班子帶頭理思路、明方向,切實做到理論研學的深化、內化、轉化。
知為行之始,學為用之先。為期7天半的讀書班學習,4種學習形式,8大學習書目,32人次交流研討發言.......該廠領導班子成員按照“先學先謀先干”的要求,通過4種學習形式,8大學習說目,32人次交流研討發言,完成了為期7天半的領學研議、示范打樣。聚焦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四下基層”“浦江經驗”和“千萬工程”經驗、安全生產、能源安全、生態環境保護開展了5次專題研討,切實做到重點突出、內容全面、高效有序,在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學習效果上達到“三個不打折扣”,不斷強化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為了讓主題教育“走新”又“走心”,該廠結合黨員隊伍實際,更加注重入腦入心、真信獨行,通過黨委會“第一議題”、理論中心組學習等方式以上率下“領學”、充分利用林基路革命烈士紀念館、中共三大紀念館等紅色資源豐富形式“活學”、各黨支部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深學”“三學聯動”機制,切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一堂堂專題黨課、一場場專題研討、一次次紅色基地游學......全都化作員工心中那份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的炙熱,不斷在心底翻滾。
主題教育期間,以黨委會“第一議題”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方式研討17次,各黨支部組織“三會一課”學習160次,廣大黨員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在實干篤行中磨煉“促發展”的勇氣
走進該廠生產樓B座一樓展廳,“風光水火儲及耦合制氫”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示范基地布局的廠區規劃模型沙盤映入眼簾,火力發電、海上風電、抽水蓄能電站、光伏發電、化學儲能電站......建成千萬千瓦及“風光水火儲及耦合制氫應用”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示范基地的“施工圖”正逐漸變為大地的“實景畫”。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廠堅持以實干實績為導向,把生產經營提質增效“百日大會戰”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實踐載體,在“現貨協同、資源配置、節能降耗、智能智慧、轉型發展、政策應用”上不斷沖刺,步履不停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進程,發電量、供電煤耗連續三年刷新年度最好紀錄,累計發電量已突破4000億千瓦時。
在主題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時,廣東省2023年省管海域海上風電競配結果傳來喜訊,該廠順利獲得江門川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開發權,助力集團公司在粵海上風電實現“零”的突破。
而在談起競配情節時,該廠海上風電籌建處徐海洋欣慰地說道:“我們牢牢把握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充分發揮集團公司奮進‘十四五’黨員先鋒隊作用,攻堅克難、挺膺但但,誓要讓‘海洋藍色’隨風而動。期間組織召開專題會議10余次,與設計單位、頭部風力設備制造商等相關企業展開簽訂各類合作協議15項。在競配通知發布后,僅20余天編寫、審核、完善、評審、核定、組卷競配文件430份,奮力確保海上風電項目競配成功。”
“三改聯動”催生技術革新,轉型升級勇立行業潮頭。3000余次大件吊裝件件安全就位,28000余道焊口道道質量優良,5455個質檢點如期驗收,DCS系統改造10564數據點無一偏差,完成新建脫硫塔“移山”計劃,創造新脫硫塔在7小時內完成30米平移并精準就位的優秀紀錄……該廠僅用145天就成功完成了世界首臺套600兆瓦亞臨界濕冷機組升參數改造,供電煤耗降低25.94克/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約9萬噸,節約燃料成本近1億元。
潮起銅鼓灣,奮進勇向前。一項項成果成績的背后,凝聚著臺電人從主題教育中汲取的智慧與力量,展現著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取得的新成效,涌現著愈戰愈勇精氣神。如今,廠區光伏、電化學儲能成功并網、江門海上風電競配成功。該廠正借著主題教育的“春風”蹄疾步穩推進江門海上風電籌建、臺山黃茅崗抽水蓄能和三期兩臺超超臨界百萬機組擴建……
在調查研究中錘煉“解難題”的銳氣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是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鮮明特色。該廠黨委以調研開題,用實干作答,切實把解決問題、推動工作作為調查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主題教育伊始,該廠黨委在廣泛征集全體黨員干部員工意見建議后,確定“三支隊伍建設”“智能發電企業示范建設”等調研課題17項,全面覆蓋黨的建設、人才培養、企業治理、安全管理、轉型發展等各個領域,黨委班子成員結合分管工作各自領題,堅持問題導向,直擊公司當前存在的難點痛點,立下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真查”“實改”的決心。
“海上風電項目開發策劃的思路還不清晰,需要完善人員配置,學習借鑒外部的成熟經驗。”
“我們深入了生產現場,一線人員提出檢修還未實現精細化管理。”
……
聚焦中心任務,堅持守正創新,學習推廣“四下基層”制度。
該廠黨委綜合運用實地調研、座談交流、線上調研、問卷調查等調研方式,既到生產一線看現狀,也到員工群眾身邊問情況,真誠傾聽員工群眾呼聲、真實反映員工群眾愿望、真情關心員工群眾疾苦。
找準癥結靶向整改,在調研17個課題后,該廠共梳理25項問題和91項建議,明確責任部門、處理措施以及完成時限,最終形成一份權責分明的實施清單。對能“立即實施”的問題,以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務實作風,迅速開展整改。對尚不能確定實施路徑的問題,通過問卷調查、小程序投票等方式開展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個性化制定整改措施。對“不能實施”的問題,迅速給予反饋,耐心解釋暫時無法實施的原因。切實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一份份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和清單激蕩著該廠黨委班子智集聚力的“頭腦風暴”,成為一個個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科學路徑”,破除制約該廠發展的瓶頸問題和員工群眾關注關切的痛點癥結,將“建議清單”不斷轉化為“滿意清單”。
在為民服務中凝聚“眾志成”的底氣
群眾利益無小事,事事連民心,事事關大局。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廠提出“員工的事無小事”“別讓員工等太久”,全面開展“以員工為本”“效率效能提升”專項調查研究工作。從最困難群眾入手、從最突出問題抓起,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精準靶向解決員工身邊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和最困難、最操心、最憂慮的實際問題,用該廠領導干部“辛勤指數”提升員工群眾的“幸福指數”。
“今天吃到了咱們食堂的第一頓煎餅,很正宗,很美味,咱們廠辦‘食事’真的暖心又暖胃!”
“流程更簡了,打印更少了,辦事更快了,文件流轉效率真的提高了。”
“現在的電車充電真的很方便,東區新裝的12個快速充電樁解決充電難還得搶著充電的問題,還有以前停車位緊張,現在也幫我們擴建了能停100多輛車的停車場。”
......
“員工的事兒無小事兒”“別讓員工等太久”不僅是一句動員黨員干部的口號,更是一句擲地有聲、眾志成城的承諾。截至目前,兩個階段“以員工為本”調查研究166項建議,已落實崗位晉升、員工培訓等113項,累計投入資金400余萬元,讓員工真真切切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變化和溫度。
高質量發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服務于人民的發展。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廠始終把員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持把員工滿不滿意作為評判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深入基層,掌握實情,把“群眾呼聲”變成“服務哨聲”,使員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以思想偉力凝聚不斷前進的動力。目前,該廠主題教育的工作成效仍在持續推進理論學習往深里走、轉型發展往快里走、調查研究往細里走、服務員工往實里走,不斷以奮進的力量解鎖主題教育成效新的密碼。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