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1-10 17:07
李俊 付蘭偉 劉思琛
在廣袤荒涼的騰格里沙漠東南腹地的沙海中,泛著藍色光澤的光伏板如海浪般綿延不絕,光伏板間草木生長、綠意喜人。沙海、藍海、草海,匯聚成遼闊壯觀的綠能發展的生機之海,演繹著“國能人”敢想敢干、“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傳奇與豪邁。坐落在寧夏中衛的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寧夏騰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一期1吉瓦光伏發電項目,是全國首批首個“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成項目,也是“西電東送”核心電源工程,通過“板上發電、板間種植、板下修復”的模式,探索“新能源建設+沙戈荒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的新路徑,在大漠荒原鋪展開一幅壯美的綠色生態畫卷。
項目于2022年11月15日開工建設,10天將2.8萬畝沙丘變為平地,28天完成330千伏升壓站土建工程,60天完成330千伏升壓站電氣安裝,70天完成330千伏送出線路144基鐵塔組立和51公里導線展放,90天完成33萬根PHC管樁施工和組件安裝。2023年4月26日,項目正式并網發電,2023年累計發電13.6億千瓦時,預計后續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18億千瓦時,滿足150萬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用彩鋼板建成的項目建設基地夏季悶熱,冬天寒冷,建設者們就是在這里工作生活,見證著項目從無到有、實現沙海-藍海-草海的逐步融合和變遷。
沙地摩托陪伴建設者探路、巡查,不斷向沙海縱深處開拓。
為達到良好的治沙效果、滿足生態治理需求,建設者將光伏組件中心點提升至距離地面3米,為地表治沙、植被生長和養殖產業發展留足空間。
光伏組件采用雙面雙玻,利用光的反射最大限度增加發電量。強烈的陽光照射玻面,形成七彩斑斕的光影。
布設在光伏板下部的平單軸支架是真正的“追光使者”。結合太陽軌跡,高精度傾角傳感器可實現精準“追日”,提升15-20%的發電效能。
項目人員定期巡查,消除隱患,確保光伏組件正常運轉,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草方格+播撒草籽”的方式,為“沙戈荒”固沙治沙和植被生長貢獻成功的“國家能源經驗”。
一叢長勢蓬勃的沙米,承載著建設者的成功與喜悅。
看似細小的沙芥,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扎入地下的根系是莖高的3倍。沙蒿、沙打旺等植物也都在光伏板下落地生根,用點點新綠為沙海帶來無限生機。
在蔬菜實驗園,茄子、辣椒、西紅柿和西瓜在沙海中的大棚里試種成功。敢于探索,終會見證奇跡。
路在腳下,路在前方。國家能源集團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和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在建設者腳下不斷延伸。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