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09-12 09:44
梁湘津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高質量發展這一概念成為行業發展關鍵詞,成為新時代經濟建設主題,成為下一階段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關于新時代廣東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強調,支持橫琴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提升琴澳一體化發展水平;強化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完善數字電網、油氣管網和能源產供儲銷體系,推進建設一批支撐性調節性電源項目,保障電力供應安全可靠。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對琴澳產業融合提出了具體要求,琴澳一體化由綱領性概念邁上實質性發展新臺階。合作區作為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背景下的一個全新設計和制度安排,前所未有,沒有先例可循。
琴澳能源產業發展基礎良好
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這為琴澳一體化發展營造了有利的宏觀環境。橫琴是琴澳能源產業融合發展的有利平臺,能源領域的一體化發展以電力為中間媒介,集多品種能源于同一產供儲銷體系,以能源多級利用的理念將新型能源產品引入到傳統能源供應中。
合作區自掛牌成立以來,系列政策的出臺引導產業發展從宏觀指導層面向深向細挖掘,錨定實體項目轉化以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琴澳兩地銜接融合。多年來,琴澳能源領域以企業交流、論壇舉辦、協會拜訪等多種形式頻繁往來,對兩地體制機制、政策法律、要素資源等方面的了解不斷加深。兩地政府部門及行業對能源領域的一體化發展持支持態度,四大重點產業集群化發展亦對能源供應提出了更高要求。
推進琴澳能源一體化價值巨大
作為世界首例“兩制”融合管理區,中央對橫琴的政策部署提出了大膽創新的設想,就是要讓橫琴的建設者大膽實踐、大膽探索、大膽嘗試,一切為了琴澳一體化發展的戰略,都是具有重大意義和實施價值的。琴澳能源一體化,要將澳門與橫琴視作一個整體,從“一個盤子”視角出發,思考兩地能源資源整合,形成新布局,塑造新業態,逐步打破消除阻礙能源資源流動的壁壘,構建順暢聯結的新體制新機制,呈現能源設施合理化安排、能源產品便捷化流通、能源資源最優化配置的局面。
琴澳能源一體化是琴澳能源合作的趨勢和走向,在保持琴澳能源發展獨立性的基礎上漸進融合,是一個逐步形成和走向完善的過程。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土地、市場、成本、安全四個方面。
一是土地價值。澳門區內土地資源稀缺的原始條件決定了澳門不適宜發展大基建、大科技、大工業,高質量發展格局下的能源行業深化不符合澳門城市發展定位。利用深合區轉移能源產業布局,可節約澳門土地,騰挪澳門城市空間,以促進高精產業本土發展,能夠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二是市場價值。市場機制是迄今為止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然而澳門能源市場仍屬于小范圍封閉型運作,市場信息交互不暢通,市場要素流動不便利。利用深合區接軌國內大循環市場,承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節點,能夠最大化避免能源資源浪費,提高經濟流轉效率。
三是成本價值。澳門區內的土地成本、建設成本、人力成本、能耗成本均遠高于內地,從生產始端增加了產業成品變現難度。從另一種角度看,成本高昂的根本原因是澳門能源要素不充足。通過合作區對澳門進行補充,能夠助力澳門能源行業走出來、橫琴能源技術融進去,大大降低澳門能源發展成本,避免能源穩定供應的外部成本高于能源自身價格。
四是安全價值。澳門區內能源安全保障,尤其是電力供應受極端天氣影響較大,存在能源安全風險。當今能源安全的內涵已由供應和價格層級向著系統全面協調穩定的方向豐富。探尋國內電力市場與澳門計劃電力協同發展的價值,在電力層面率先實現一體化,能夠提高島嶼生態鏈的電力安全保障水平,增強電力應急供應能力。
推進一體化進程路徑多樣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推進琴澳能源一體化進程,應緊跟合作區整體工作形勢,將政策導向的概念意義轉化為產業成果的經濟價值,統籌規劃橫琴與澳門的能源發展布局,基于具備良好合作愿景和建設價值的方案,論證戰略路徑的可行性,促進琴澳能源事業向更高水平發展,將“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兩種模式”推向一體化,實現琴澳能源全方位融合。
構建琴澳一體化新型能源供應體系是未來發展的基石。傳統的能源系統經濟調度是設備最優產量的短期決策,即在滿足能源供應和運輸約束的前提下,以盡可能低的成本達到終端用能需求。新型能源供應體系應融入琴澳建設總體規劃,破除短期決策布局限制,以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視角打破空間障礙,發揮橫琴的資源稟賦建設綜合型能源基地,降低澳門能源生產消耗成本。
制度創新是琴澳能源合作的輔助推手。琴澳分屬兩種能源政策框架,為追求深層次能源合作,就必然要打通橫琴與澳門的政策壁壘,化解澳門在電力這一優質能源品種上異地調度的難題。考慮創新采用滾動出清機制優化能源就地調度方式,理清廣東省電力市場與澳門的接續關系,增強澳門電力網絡的調峰能力和應急能力,避免極端天氣情況對澳門電力供應產生的負面影響。
大力發展新型能源產業是重點發展方向。復制國內成熟的綜合能源產銷供技術成果和產業大協同發展的經驗,在合作區重點布局氣電、風電、光伏、儲能、氫能設施,以“源網荷儲”概念建設琴澳區域綜合能源調節樞紐。清潔能源領域的全方位合作可將一體化能源發展項目引入快速通道,聯結全島形成統一供能網絡,優化澳門供能服務方式,提升能源自產自供比例,提升能源保安保供水平,增強澳門能源自主自決能力。
終端用能市場需求是拉動能源融合發展的反饋動力。深化琴澳能源行業的上下游合作,在更大空間、更廣市場上實現油氣電冷熱多品種能源的資源聯動和價格聯動,更好應對國際能源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影響。垂直打通能源消費市場與能源供應市場,冷熱管網的延展鋪設與分布式定點服務協同發展,科學有效降低均攤成本,提升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使能源更好支持產業多元化發展和民生多元化用能,打造深合區琴澳一體化用電特色,為澳門居民在居住、就業、創業等方面提供新空間,更好體現合作區服務澳門的特征。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助力澳門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依托。全國碳市場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是我國重要的制度創新,目前發電行業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結束,用實際成果檢驗了其有效性。利用合作區融合機制探尋澳門與全國碳市場的接軌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澳門綠色生產、供應水平和品牌競爭力,緩解澳門“雙碳”壓力,打造琴澳“零碳島”。【作者單位:國電投(珠海橫琴)熱電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沈馨蕊
校對: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