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3-08-09 10:06
8月8日,記者從山西省科技廳了解到,山西將對能源領域山西省重點實驗室進行優化重組。這是山西省為優化重組省重點實驗室體系,提升重點實驗室建設質量,更好支撐服務高質量發展而采取的一項措施。
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勢在必行
作為煤炭大省,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山西的重大使命。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建設煤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基地等重大科技任務。
不久前,山西省科技廳等7部門聯合發布了《山西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開展科技創新平臺基地提升行動。
“對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的優化重組,勢在必行。”山西省科技廳實驗室與平臺基地建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多年建設發展,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已經成為山西省推動原始創新、引領學科發展、解決經濟社會需求的戰略科技力量,但也存在“小散弱”“多雜濫”、與國家和省重大戰略需求有差距等問題,亟待通過優化重組解決。
記者了解到,此次能源領域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工作將在礦產資源開發、非常規天然氣、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11個重點方向布局。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優化重組范圍為2020年(含)之前批準的能源領域省重點實驗室;現有省重點實驗室未通過重組論證的,不再列入省重點實驗室序列。2021年和2022年新立項建設的省重點實驗室暫不強制納入重組范圍,邊建設發展、邊整合資源,達到重組后的省重點實驗室建設標準后再通過驗收。
實驗室建設重“量”更重“質”
對于此次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山西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在能源領域開展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工作試點,將形成重組經驗模式,為全面開展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打好基礎。
那么,重組后的山西省重點實驗室與重組前主要有什么變化?
山西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是更加聚焦國家和山西省重大戰略需求,以科學問題為導向。二是深入推進產學研協同,依托單位由1家增加為原則上不超過3家,第一依托單位為企業的,須有高校共建;第一依托單位為非企業的,須有企業共建。三是提高建設條件,打造2.0版的省重點實驗室,固定人員不少于50人,研發場地面積不少于2000平方米,科研儀器設備原值不少于2000萬元,近3年研發總投入不少于2000萬元,依托單位承諾每年提供不少于100萬元的專項經費支持。
山西省科技廳實驗室與平臺基地建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原則上每個細分領域建設一個省重點實驗室,遴選特色鮮明、優勢顯著的科技“特長生”,杜絕同一或相近領域重復建設。隨著產業的發展和對科學的認識不斷加深,布局方向將每年適當調整。空白或緊缺領域將在今后的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工作中查漏補缺。
據了解,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采用邊重組邊建設、試點先行、分批推進的方式進行,初步考慮3年完成。2023年首先選擇能源領域開展優化重組,同時在其他領域選擇部分優秀省重點實驗室打造標桿。其他領域的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工作,將于2024年陸續啟動。(韓榮)
責任編輯:楊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