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4-06-20 11:23
邵哲文
中鐵墩嶼位于浙江寧波象山韭山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南側,這里毗鄰東海,裸巖平坦,夏季氣候溫潤,是全球最大的中華鳳頭燕鷗繁殖地。
中華鳳頭燕鷗是我國最為珍稀的鳥類之一,在世界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因稀少神秘也被專家學者稱為“神話之鳥”。中鐵墩嶼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中段,是全球候鳥遷徙的重要越冬地和停歇補給站點。每年5月至8月,中華鳳頭燕鷗成群結隊遠渡山海,來到這里繁衍后代。與此同時,來自全國各地的鳥類保護專家和愛鳥志愿者們也奔赴這里,開展研究和保護工作。
2013年,韭山列島保護區管理中心在中鐵墩嶼實施中華鳳頭燕鷗監測與人工招引項目,成功招引到曾一度被認為已經絕種的中華鳳頭燕鷗飛到這里棲息繁育,并觀測到了幼鳥孵化過程。隨著項目推進,中華鳳頭燕鷗種群恢復成效初顯,但很快就遇到了問題。中鐵墩嶼位置偏遠,保護區的駐島監測團隊采用太陽能發電設備輔以柴油機發電來獲取電能。太陽能發電設備只能“靠天吃飯”,柴油發電機的噪音和污染也會驚擾鳥兒棲息繁殖。沒有可靠的電力保障,監測保護設備也不能很好運轉,駐島監測人員只能在木質的觀測屋中用肉眼觀察鳥類活動,科研進展緩慢。
2022年,“綠電方舟”公益項目落地韭山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一現狀才慢慢改變。
“我和單位的其他志愿者,與鳥類保護專家一同登島勘測,并選址建設了零碳智慧微電網。”“綠電方舟”公益項目象山縣供電公司志愿者江炳杰,深一腳淺一腳地穿行在灌叢間,望著不遠處16片藍瑩瑩的光伏發電板。“正是它們為島上的科研設備和研究人員提供了充沛的電能,島上沒有柏油路,更沒有運輸工具,當初建造零碳智慧微電網的時候,所有物資都只能靠人力搬運,到研究基地的泥巴路都是我們一步一步踩出來的。”
2023年,凈零碳觀測屋在中鐵墩嶼建成,取代了傳統的木質觀測屋。凈零碳觀測屋應用建筑光伏一體化技術,采用光伏磚瓦頂等新型材料發電,并配置有移動儲能裝置以提供應急電源,外墻設計與周邊植被融為一體不影響鳥類棲息和繁殖,還堅固耐用,可抗14級臺風,提升了駐島監測人員的工作、生活條件。
“木頭屋子里沒有電,一到晚上就什么都看不見了,碰到大雨天還會滴水。”韓臻是第一批用上凈零碳觀測屋的駐島護鳥志愿者,“新的觀測屋不僅可以提供照明,還可以為觀測設備供電,條件好上很多了。”
依托綠電方舟公益項目,招引項目啟動至今,中鐵墩嶼已累計孵化繁殖出179只中華鳳頭燕鷗雛鳥,占全球繁殖總量的80%以上。2023年整個繁殖季,中鐵墩嶼上觀測到的中華鳳頭燕鷗成鳥數量首次破百,達107只。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綠電方舟”公益項目在浙江象山落地,不僅見證了新能源電力供應系統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積極影響,加快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也在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協同治理的道路上,探索出具有數智化技術的“綠電方舟”保護模式,為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未來,更多精彩的生態環境保護生動故事將在“綠電方舟”公益項目的助力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