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商報 時間:2023-09-14 11:05
近段時間,A股市場中報季收官,各大公司的2023年中期權益分派仍在進行中。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12日,A股共有167家上市公司2023年中期現金分紅方案尚未實施,計劃派現總規模超過1381億元(含稅,下同)。今年以來,高股息策略市場關注度不斷升溫,業內人士認為,高股息板塊仍具有一定配置價值。
167家公司將派發紅包
數據顯示,截至9月12日,A股上市公司計劃或已完成2023年中期現金分紅的公司合計179家,較上年同期數量增長超過50%。從行業分布情況看,在尚未實施現金分紅的167家公司中,能源股等周期性行業標的以及部分非銀金融公司出手尤為闊綽。
從單家公司計劃派現規模看,中國石油2023年中期現金分紅規模在前述167家公司中居首。公司計劃以公司總股本1830.21億股為基數,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21元,共計派發現金紅利384.34億元,其中A股現金紅利340.03億元。
據了解,中國石化計劃以公司總股本1198.96億股為基數,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145元,以此計算共計派發現金紅利173.85億元,其中A股現金紅利137.92億元。
另外,中國平安2023年中期現金分紅規模也在百億元以上。中遠海控、中國聯通、寶鋼股份、濰柴動力、紫金礦業、中國外運等上市公司,2023年中期現金分紅規模位居行業前列,規模從82.47億元到10.51億元不等。從行業分布看,這些公司所屬的申萬一級行業涵蓋了交通運輸、通信、鋼鐵、汽車、有色金屬等。
業內人士表示,縱觀A股上市公司的中期分紅情況,可以發現“中字頭”國企繼續擔當“分紅主力軍”,同時民營企業的回報意識也在逐步增強,大手筆分紅頻現。另外,北交所公司分紅情況也成為了新亮點。經過監管層的引導,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水平明顯提高,持續的現金分紅成為活躍資本市場、吸引長線資金的重要方式。
“中字頭”企業成為分紅大戶
今年以來,隨著監管層引導上市公司加大分紅力度,以及“中特估”概念對不少“中字頭”分紅大戶的積極影響,在震蕩市行情中,市場對高股息策略關注度進一步升溫。
現金分紅作為實現投資回報、共享經營成果的重要形式,也是保護投資者權益重要體現。在監管政策支持引導下,央企、國企上市公司注重投資者回報,不斷提高現金分紅水平。
中證指數數據顯示,央企與地方國企2022年分紅總額合計為1.09萬億元,占市場分紅總額近三分之二;央企在分紅連續性與增長性上表現突出,超過一半的央企上市公司連續5年分紅,五分之一的央企上市公司連續3年紅利增長,體現出較高的分紅質量。
分紅與股份回購之外,股息率是上市公司一年中的總派息額與當時市價的比例,是衡量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Wind數據顯示,中證央企指數、中證國企指數今年年初的股息率分別是3.77%、3.14%,今年6月30日股息率分別是3.43%、3.13%,而其他類型企業較多的中證500指數,同期的股息率分別是1.87%、1.79%,明顯低于央企和國企。
今年8月,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一系列政策措施答記者問時表示,強化分紅導向,推動提升上市公司特別是大市值公司分紅的穩定性、持續增長性和可預期性。研究完善系統性長期性分紅約束機制。通過引導經營性現金流穩定的上市公司中期分紅、加強對低分紅公司的信息披露約束等方式,讓投資者更早、更多分享上市公司業績紅利。
從前述計劃分紅規模居前公司看,不少因其具備國企央企“中字頭”屬性,使投資者能夠在擁有相對穩定分紅的同時,也能從二級市場上獲得投資回報。數據顯示,截至9月12日收盤,中國石油、中國海油、中國石化、中國聯通、中國外運等公司A股股價今年以來均實現兩位數以上的漲幅,其中中國石油漲幅接近68%,大幅跑贏同期A股市場三大股指。
業內人士分析,在近期市場表現震蕩的背景下,高股息板塊相對于市場整體的超額收益明顯,未來仍具有一定配置價值。上市公司通過制定良好的分紅政策,貫徹分紅政策透明、增加分紅頻率、分紅連貫且穩定等理念,將有助于增強股東對公司發展前景的信心,也體現出上市公司對股東的誠信和責任。(苗露)
責任編輯:江蓬新
校對: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