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23-09-13 14:44
重大項目建設是拉動投資、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加速器”。近期,多地重大項目建設頻傳集中簽約、集中開工的消息。
例如,9月11日,西安高新區舉行絲路科學城集中簽約儀式,涵蓋總部經濟、科技創新、新消費、制造業等領域,總投資達382億元的31個項目落地絲路科學城。
9月6日,第二十三屆投洽會廈門市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舉行,集中開竣工的重大項目共40個,總投資714億元,涵蓋新能源、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涉及行業面廣、投資規模大。
9月2日,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北京日”京津冀協同招商推介暨投資北京全球峰會(以下簡稱“峰會”)成功舉辦。此次峰會上,京津冀三地涵蓋現代服務、科技服務、數字經濟、金融、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及空天等13個重點產業的51個重大項目成功簽約,簽約金額達1045.47億元。
“重大項目建設對于穩投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副主任袁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重大項目的投資金額較大,能夠為投資總量提供強力支撐,對投資增長起到拉動作用。
Co-Found智庫秘書長張新原對記者表示,當前各地重大項目建設呈現出“跨地區合作增強”“多領域覆蓋”的特點,例如,前述峰會顯示了三地合作的愿景和決心,同時,簽約項目涵蓋多個行業,可推動各個領域發展。
此外,在前述峰會上,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和河北省商務廳還聯合簽署了《京津冀投資促進戰略合作協議》,在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看來,這體現了跨地區合作的意愿,此種合作也有助于發揮整體資源配置和項目實施的協同效應。
同時,重大項目帶動投資效應,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至7月份,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項目(以下簡稱“大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0.1%,增速比全部投資高6.7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比1月份至6月份提高5.1個百分點,體現出大項目投資帶動作用增強的特點。
多地數據也體現出重大項目建設積極向好的特點。比如,據蘇州市人民政府網站9月12日消息,9月11日,蘇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日前印發的《關于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進行解讀,據介紹,今年前8個月,該市43個省重大項目、468個市重點項目的年度投資完成率均超序時進度;再比如,前述廈門市自今年以來深入實施項目帶動戰略,1月份至8月份開工2000萬元以上項目325個、總投資1282億元,507個省市重點項目超序時進度完成投資計劃。
那么,重大項目建設如何持續促進穩投資目標實現?袁帥認為,一方面,各地政府需繼續加大支持力度,通過加大對重大項目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提供更加優惠的投資環境和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通過引導民間資本積極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發揮其在投資和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提高項目建設的資源利用效率。(韓 昱)
責任編輯:江蓬新
校對: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