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5-20 17:21
清潔能源合作為中拉命運共同體注入新動能
全球能源互聯網經濟技術研究院 岳鋒利 張銳
2025年5月13日,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在會議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方愿同拉方攜手啟動五大工程,共謀發展振興,共建中拉命運共同體。中拉雙方要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拓展清潔能源等新興領域合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拉清潔能源合作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將為雙方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注入強勁動能,為全球氣候治理和可持續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拉美具有清潔能源資源稟賦與政策支持雙重優勢
拉丁美洲擁有得天獨厚的清潔能源資源潛力。根據全球清潔能源開發分析平臺(GREAB)的評估,拉美地區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在50GWh 及以上的河流共計10380 條,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共計9350TWh/a,占全球的20.2%,開發潛力集中于亞馬孫河、托坎廷斯河、奧里諾科河等大型河流流域。風能方面,南美洲南部的阿根廷、烏拉圭、玻利維亞,東部的巴西以及中美洲的尼加拉瓜等國部分地區的風能資源條件優異,年平均風速在6m/s以上,利于開展大型風電基地開發。太陽能方面,域內多國的資源條件優異,區域平均年水平面總輻射量在1800kWh/m2以上,宜集中開發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規模300TW。
多國明確氣候治理與能源轉型目標,加速向清潔能源過渡。目前拉美國家已全部加入《巴黎協定》,有16個國家做出了減碳承諾,大約覆蓋區域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60%和總GDP的65%,從其氣候目標雄心來看,智利、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多米尼加、巴巴多斯、巴拿馬和牙買加均設定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烏拉圭提出2030年實現碳中和。能源目標方面,區域全部33個國家里有31個國家擬定了可再生能源比例目標。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大國均設定“清潔能源發電占比目標”;26個國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相關的法律或政策。當然,個別國家容易出現目標實施不及預期的情況。例如,墨西哥于2015年通過墨西哥《能源轉型法》,該法設定到2024年清潔能源應占總發電量的35%,但2023年該國清潔能源發電占比僅為24.3%。
政策內涵方面,拉美國家支持因地制宜的開發路徑,鼓勵風、光、水、氫能等多賽道并行發展。拉美能源政策呈現以下突出特點:一是多樣化開發可再生能源,各國政策文件常被提及的能源類型包括水電、太陽能、風能、生物質等,希望充分挖掘本土資源稟賦。二是強調電網開發的重要性,區域國家明確表達需要為大規模水電開發配套建設更多遠距離高壓線路,同時促進分布式能源的并網規模,提升電網系統的靈活性、適應性。三是積極布局氫能產業發展,巴西、阿根廷希望兼顧綠氫和低碳氫的發展,開發目前更具成本優勢和規模效益的天然氣制氫,智利的氫能戰略聚焦基于光伏、風電的綠氫開發,搶占產業先發優勢。四是重視能源轉型的ESG議題,關注清潔能源開發過程中的社區利益、性別平等、環境保護,希望激發能源轉型廣泛的經濟社會效益,實現更加全面的公正轉型。
中拉清潔能源合作成效顯著前景廣闊
近五年中國在拉美地區清潔能源投資快速增長。根據巴西應用經濟研究所的統計,中國企業對拉美清潔能源的直接投資從2018年的9.6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38億美元。中國企業對巴西清潔能源行業的興趣在疫情后強勢回歸,2023年前五個月,中企在巴西該領域的總投資額達到650億雷亞爾(130億美元)。在投資方式上,中國企業采取并購與綠地投資并重的策略。據統計,2014~2017年中國在拉美的清潔能源投資幾乎都采用并購的方式,從2018年開始綠地投資的項目數量顯著增加,并購項目的比例逐年降低,這種消長反映了中國企業更加主動地融入拉美市場,尋求成為拉美區域新建清潔能源項目的規劃者和實施者。
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拉能源電力合作正迎來戰略機遇期。雙方具有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的互補性,拉美可再生能源潛力巨大,中國具備清潔能源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當前,拉美處于電力基礎設施更新換代的窗口期。電力需求增長較快,國際能源署預測2030年前區域電力需求年均增長3.2%。區域約60%的電網設備設備使用時間超過20年,造成拉美區域高達17%的電損,即將迎來集中的設備更換期。另外,中國、拉美國家達成多項能源電力領域的合作共識。2021年12月,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三屆部長會議通過的《共同行動計劃》提出:“加強能源資源行業公共政策交流與溝通,促進能源資源合作,特別是向更加清潔和包容的能源系統轉變;拓展清潔能源資源相關新興產業合作,支持企業間技術轉讓?!?/span>
中拉能源電力合作也需要關注一些風險挑戰。一是政策變動風險。拉美政治局勢復雜、政黨更迭頻繁、經濟政策變幻莫測都是影響中拉能源電力合作的不確定因素。根據研究機構“Climatescope”的調查數據顯示,區域投資吸引力排名靠后的國家包括墨西哥、玻利維亞、巴拉圭、海地和委內瑞拉,個別國家政局時常陷入動蕩狀態,中央或地方政府難以執行穩定的能源政策,導致投資者面臨較高風險。二是繁瑣嚴苛的環保與勞工政策。拉美國家高度重視環保和勞工權益議題,設立了諸多法律和管理規定,對外資企業而言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三是供應鏈本地化要求。部分東道國對外資參與當地項目有不同程度的本地化要求,且本地化率要求不斷提高。四是融資挑戰。拉美各國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較大,資本市場發展不完善,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高。由于一些國家的清潔能源發展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市場數據,導致新能源項目在國際資本市場融資遭遇更多成本與限制。五是美國的霸權干擾。美國對中拉經濟合作的干擾,長期資助拉美國家的一些非政府組織,從環境、勞工、投資合規性等多方面抹黑中國企業,制造各類輿論風險,并實施“長臂管轄”制裁。對于具有高度戰略敏感性的合作,直接從政府層面施壓,迫使拉美國家改變合作決策。
以新的戰略定位開創更加美好的合作未來
面向未來,拉美電力需求預計保持較快增長,到2030年,拉美地區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預計將達到23%左右,到2050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41%左右。中拉能源電力合作需要把握戰略機遇期,突破傳統的相互認知,實現與時俱進的創新與升級,逐步擴大合作國別,支持拉美清潔能源的規?;_發和電力互聯。
升級戰略定位。拉美是我國夯實國際產業鏈相互依存關系、維護關鍵礦產進口安全、裝備產品“借道出海”和拓展出口市場的重要區域。中拉能源合作需要突破傳統的相互認知,實現與時俱進的創新與升級。除了區域大國外,拉美部分國家保持較好勢頭,可以成為中國清潔能源合作下一步重點關注對象。
聚焦可靠供應。近年來,拉美多國頻繁發生大規模停電事故,暴露區域電源結構單一、電網發展滯緩、運行調控能力薄弱、氣候韌性不足等問題。中拉能源電力合作可聚焦電力可靠供應,以清潔能源項目合作加快電源多元化發展,以電網項目合作助力提升送端電網的電源接入和電力送出能力,以電力技術合作提升系統運行管理水平。
創新合作路徑。包括深化水電合作,在開發大型水電項目的同時關注區域水電現代化、智能化改造的市場空間;加快布局電動汽車及其充電網絡合作,推動雙方從訂單交易走向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本土化;面向拉美區域的欠發達國家開展“小而美”的能源合作,并結合各地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新能源+”應用。
深化技術交流。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科技實力可彌補拉美地區在技術研發、專利申請和勞動力素質等方面的短板,可依托雙方政府間多邊機制,創立中拉清潔能源技術合作聯盟、中拉技術援助平臺、中拉能力建設平臺,加強能源領域的科技人才培養和信息交流,提升民心相通水平。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