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2023-12-21 15:11
博鰲亞洲論壇12月21日上午舉行《亞洲數字經濟報告》發布會。根據報告,在世界經濟復蘇總體乏力的背景下,亞洲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亮點。其中,數字經濟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根據《亞洲數字經濟報告》,據測算,2022年亞洲14個代表經濟體數字經濟規模為12.8萬億美元,較去年增長0.43萬億美元。2022年,亞洲14個代表經濟體數字經濟同比名義增長3.5%,高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名義增速3.3個百分點,有效支撐全球經濟持續復蘇。規模方面,中國數字經濟遙遙領先,2022年達到7.47萬億元,日本、韓國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分別為2.37萬億美元和9523億美元。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李保東:中國是世界上數字經濟發展環境最友好、勢頭最強勁、應用最廣泛的國家之一。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并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已基本形成了完善的數字經濟政策體系,既有頂層設計,又有細化的地方推進舉措。可以預期,數字經濟將繼續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根據報告,亞洲各經濟體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加快出臺數字經濟相關戰略政策。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地區已成為全球5G專利的首要產出地和標準制定地。2022年中國企業5G標準必要專利已占全球39.9%,基本實現5G技術引領。另外,亞洲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全球領先。中國、日本、韓國分別是亞洲三大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國機器人發展速度快,是亞洲最大的工業機器人使用國,安裝量增長強勁。2022年達到29.03萬臺,增長5%。
專家表示,總體看,中國、日本、新加坡和韓國等成熟市場處于數字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的發展前沿,其他國家仍面臨布局不完備、投資不足、技術支撐不足等障礙,基礎設施建設薄弱。亞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存在較大區域數字鴻溝。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李保東:亞洲各國應當合力推動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要加強網絡建設和研究合作,推動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廣領先國家在產業數字化、金融科技、共享經濟等領域的發展經驗。亞洲國家也應充分利用多雙邊合作,加深數字經濟國際治理規則合作(王善濤 鄭忠營)
責任編輯:吳蘇靈
校對:高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