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4-01 16:16
杜敏 付小洋
2025年,內蒙古電力集團烏蘭察布集寧供電公司以“社會責任、服務民生”為宗旨,通過科學規劃停電檢修、創新安全管理模式、強化技術應用等舉措,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3月配電網檢修計劃的精準實施與全年安全大檢查的創新實踐,成為全國配電網精細化管理的典范。
精準施策,月度檢修計劃凸顯科學運維
3月,該公司統籌執行15項配電網設備檢修及投產計劃,覆蓋城網改造、農網升級、業擴工程等多個領域,展現出三大亮點。
負荷轉帶技術全面應用。在4項城網改造中(如110千伏橋西變919新華線負荷切改至110千伏新華變911心尚I線),通過中壓發電車轉帶、合環轉供等技術實現“停電零感知”,累計減少時戶數1200余戶,保障了居民和企業的連續用電。
春查消缺與基建投運同步推進。結合春季安全檢查,完成110千伏集寧工業園變912泉玉嶺線等線路登桿消缺,同步投運110千伏光明變911外貿線等4條新建線路,實現設備健康水平與供電能力雙提升。
農村電網升級助力鄉村振興。針對農網薄弱環節,實施220千伏玉嶺變934小東號線李老虎農臺分支改造等工程,解決農村低電壓問題,惠及4個行政村,為春耕生產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創新管理,安全大檢查構建"全鏈條"防控體系
該公司自2月起開展的配電網安全大檢查,以“五查”為核心,形成一套可復制的安全管理經驗。
黨建引領安全。通過“安全警示教育組織生活會”“安全事故回頭看”等活動,將黨建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開展案例學習4場,員工安全責任書簽訂率100%,推動“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
科技賦能隱患治理。利用無人機巡檢建立高跳閘線路缺陷臺賬,結合春查消除綁線松動、瓷瓶傾斜等隱患137處;推廣合環轉供技術,在110千伏馬蓮渠變912南河線改造中實現故障秒級隔離,供電可靠性預計提升至99.98%。
“三級防控”壓實責任。實行領導干部包片督導,外查階段累計檢查現場14次,糾正違章作業2起;創新“三對應”接地線管理法,實現安全工器具全生命周期跟蹤,相關做法獲得推廣。
社會效益,民生與經濟的雙重保障
該公司的精細化運維分別在民生保障、經濟助力、生態協同三個方面產生顯著效益。檢修期間通過負荷轉帶等技術,避免2所學校、1家醫院停電,獲地方政府通報表揚;為充電樁快速接入電網,縮短業擴報裝周期30%;結合檢修清理樹障39處、拆除鳥窩56個,減少外力破壞跳閘率40%。
當前,該公司正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推動配電網全景監控平臺建設。“精準運維+創新管理”的模式,為內蒙古電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