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3-24 15:35
盧肅
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以來,內蒙古電力集團包頭供電公司聚焦增強國企核心功能和提升企業競爭力,將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新體系作為改革重點,深入開展營銷服務精益化管理標桿提升行動,以技術夯實數據基礎,以管理強化責任落實,以細節提升服務品質,精益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創建“1+3+N”工作法,為精益化管理夯基壘臺
通過制定《營銷服務精益化管理標桿實施方案》,對標國網、南網先進單位,擬定2024基礎提升、2025精益管理、2026創新爭優三年提升目標。創建“1+3+N”工作法,1是建設一流營銷服務團隊;3是打造“數據地基+應用平臺+場景應用”三階工作模式,N是在黨建引領、技術創新、管理提升、專業協同、廉政建設等多方面對標一流,實施N項工程。
建設一流團隊,三級對標激發全員動力
建立盟市、區縣、站所三級對標體系,以目標導向強化工作落實。一是分管領導與各供電分公司簽訂目標責任狀,將同業對標、各專業考核指標納入考核評分細則,形成盟市、區縣公司級兩級對標;二是管理目標下沉至班組,出臺《提升供電所(營業站)工作質效管理辦法》,細化分解10方面40項指標,有效激發全員主動服務意識,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工作氛圍。
打造三階模式,抓數據基礎挖數字潛能
夯實計量管理,做強數據地基。開發“遠程充值”“數據補召”機器人程序,實現7*24小時不間斷工作。建立數據采集跟蹤機制,云用采完整率、準確率提升至99%以上。嚴抓數據采集指標,采集率達99.3%,遠程抄表成功率達99.2%,數據的分析、利用價值大幅提升。
推動數據治理,貫通應用平臺。創先開展數據治理,分析青山分公司營銷系統數據145萬條,采控數據34萬條,經過有效治理,異常數據占比由24.11%降至8.32%。作為試點單位在集團公司率先開展營配數據貫通,數據匹配率達100%,促進了數據間的高效流通與協同應用。
精準線損管理,多元場景應用。實施設備資產、數據資產主人制,實現線損數據日監測、日分析、日反饋,推動臺區線損精益化管理,合格臺區占比由82%提升到94.89%。應用國內先進的大數據精準反竊算法,成功查處竊電37戶,精準度達99%以上,彰顯了數據驅動在各環節的核心價值。
實施“N”項工程,創新管理提升服務品質
履職擔當,扛牢電力保供首責。累計開展需求側響應77天,最大響應負荷超80萬千瓦,有力保障電網供需形勢平穩有序。《基于“雙碳”驅動的“源荷互動”負荷管理體系建設與實踐》創新項目,榮獲集團公司管理創新成果二等獎。
全力以赴,確保售電指標完成。協調客戶復產、增產負荷318萬千瓦,追回停減產負荷的94%,增供電量超25億千瓦時,全年售電量同比增加59.46億千瓦時,同比提高8.46%。
多措并舉,確保電費顆粒歸倉。采取動態監控、風險預警、分次劃撥、縮短周期、融資服務等手段,全力以赴追收電費。電費回收率完成99.99%,超激勵指標0.04個百分點。
全面貫通,提升客戶服務質效。建立“站、點、網、員”四級供電服務網格,在11個工業園區建立園區電力服務站,實現區縣工業園區電力服務站全覆蓋,為589家規上企業配備了專屬客戶經理;在511個行政村設立電力服務點,入駐社區物業等基層治理網格2826個,形成全覆蓋、多層次、精準化、高效率的供電服務格局。制定《客戶訴求處理考核管理辦法》,實施“提質降訴一把手工程”,全年受理12398投訴31件,同比降低45.61%。
目標導向,優化用電營商環境。迭代升級《2024年優化用電營商環境工作方案》,制定12個方面44項服務舉措。實現全市范圍內“三零”報裝容量上限提升到200千瓦。
黨業融合,賦能管理價值提升。編制《“黨建+營銷服務”標準化作業指導手冊》。從黨建+“優化營商環境”“網格化服務”“客戶安全管理”三方面,讓黨員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急難險重工作中扛責任、挑大梁。
通過該行動的實施,該公司各項營銷服務指標顯著提升。營銷服務專業年度績效考核排名集團公司第一。售電量完成762.29億千瓦時,位于集團公司首位。百萬客戶投訴量指標同比減少19件/百萬客戶,12398投訴量退出華北區域前十。形成了一套上下貫通、分級落實、精益化對標、差異化考核的工作管理體系,為營銷服務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