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社會責任

國家能源集團浙江公司:執筆“青綠”繪新卷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7-03 17:12

王錦依

  東部海岸線上,灰色的供熱管道蜿蜒起伏,為藍色海洋經濟提供支撐;甌海大平山的晨光里,潔白的儲能艙整齊排列,源源不斷的綠電點亮千家萬戶;“兩山”理念發源地安吉,高聳的塔吊在空中揮舞巨臂,國內最先進燃機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浙西南的青山間,藍色光伏板與翠綠茶園相映生輝,助力浙江省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這些點綴之江大地的綠色實踐,共同繪就國家能源集團浙江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公司”)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圖景。

  近年來,浙江公司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老廠蝶變煥新,加快煤機提檔升級,拓展新能源和綜合能源“兩翼齊飛”,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逐浪奔涌,交出了一份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的亮眼答卷。

  煤機升級 向新向綠

  6月24日,舟山三期集控室的顯示屏上,5號機組的排放數據正實時跳動。煙塵、氮氧化物的排放數值清晰可見,而二氧化硫排放值一欄顯示為0。

  “這得益于我們采用的海水脫硫技術,實現了真正的零污染排放。”當值單元長占德保說話時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早在2014年,舟山電廠4號350兆瓦燃煤機組就是國內首臺近零排放煤電機組。浙江公司成立后,加快推動煤機“三改聯動”,積極打造國內同類型機組綠色標桿,讓綠色發展動力更足、成色更足、底氣更足。

舟山電廠航拍。

  2024年10月22日,舟山三期兩臺66萬千瓦機組建成投產,新機組供電煤耗259.03克/千瓦時,刷新同類型機組能效紀錄。工程在提供清潔電能的同時,帶動供熱能力提升,從300噸/小時到700噸/小時實現質的飛躍,為供熱蒸汽品質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展茅工業園區內,豐宇海洋生物公司的生產線正開足馬力運轉。這家專業生產魚油、固體海鮮飼料和液體化肥的企業在接入集中供熱后實現了快速發展。該公司董事長介紹說:“過去依賴自備小鍋爐,能耗高、成本高,接入集中供熱后,企業盈利能力大增,生產規模實現了翻番。”數據顯示,2025年前6個月,該園區用熱量同比增長23.52%。舟山市定海區委書記孫丹燕評價:“舟山既要發展經濟,又要綠色低碳。舟山電廠作為央企就是我們的壓艙石、及時雨。”

北侖電廠一期節能減排改造項目建設現場。

  夏日炎炎,北侖電廠一期節能減排改造項目現場塔吊林立,2000多名建設工人鉚足干勁,奮力建設兩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清潔高效機組。“新機組每千瓦時的供電標準煤耗257.24克,將是國內同時期、同類型機組的綠色標桿。”該廠工程管理部主任孫城說話時語氣堅定。依托新機組建設,北侖電廠科學謀劃“千萬千瓦級能源基地+千萬噸級供熱基地”,未來的北侖電廠將成為多元聯動的巨型綜合體。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續寫新擔當。5年來,浙江公司勇當煤電綠色轉型排頭兵,推動一臺臺優質高效燃煤發電機組在浙江落地,成為履行保供職責、服務經濟民生的堅強支撐。通過“一機一策”推進煤電“三改聯動”,為傳統煤電機組注入綠色發展新動能,該公司所屬14臺煤機全部具備對外供熱能力,5臺機組完成增容改造,累計增容22.5萬千瓦。

  蝶變煥新 以新喚心

  初夏的溫州西郊,群山如黛。

  沿著山路盤旋而上,青山環抱間,一片純白的方陣豁然展開,浙江公司溫州梅嶼儲能電站宛如明珠鑲嵌在翠谷之中。晨光下,近百個磷酸鐵鋰電池艙整齊排列,流動的電能讓這片土地充滿生機。空中,巡檢無人機如銀燕般輕盈穿梭,精準監控著每一個電池艙的運行狀態。

梅嶼儲能電站全景。

  “關停23年的老廠通過‘儲能電站+虛擬電廠’的新模式重獲新生,這份成果來之不易。”東嶼電廠綜合管理部主任張亮看著眼前巨大的“充電寶”,感慨萬千。

  東嶼電廠前身是梅嶼發電廠。2007年,隨著國家實施“上大壓小、節能減排”政策,機組小、耗能高的老電廠最終關停。

  “未來的路怎么走?這是發展的方向,更是生存的底線。”張亮回憶道。十幾年時間,他和同事們輾轉福建福安譚頭水電、浙江寧波風電和甌江水電等項目,從傳統火電到新能源,從基建到運維,他們在探索中前行,也在期盼老廠能有新發展。

  2020年,剛剛成立的浙江公司,敏銳把握能源轉型機遇,聚焦“新型儲能”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選擇利用老廠舊址,建設“以集中式儲能電站為主體的高可靠高靈活新型虛擬電廠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項目。“得知要建儲能電站,大家都開心得睡不著。”很快,90余名職工帶著滿腔熱忱重回故土。

  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重生的契機,讓歷經能源變革的國能浙江人,比任何時候都充滿奮斗的渴望。沒有白天黑夜,唯有腳踏實地拼搏。2024年6月,儲能電站通過72小時試運行并投入商業運營;2025年5月,虛擬電廠成功接入浙江電網系統。如今的東嶼電廠累計提供綠電1.26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約3.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9.62萬噸。

  300千米外的安吉電廠施工現場,“‘兩山’明珠,綠色典范”的紅色標語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安吉電廠燃機吊裝現場。

  6月13日,隨著一陣清脆的哨聲劃破長空,長12米、重438噸的燃機本體順利就位。陽光下,該廠綜合管理部主任夏強笑容燦爛。“未來我們兩臺9H級燃機年發電量可達70億千瓦時,可以滿足600萬戶家庭一年用電量。”2021年,浙江公司抓住增發氣電項目難得機遇,利用梅溪電廠老廠地塊,謀劃建設兩臺9H燃機項目。作為梅溪電廠老職工,看到關停20年的電廠,即將建成兩臺國內容量最大、效率最高的燃機,他的內心充滿幸福和自豪。

  張亮和夏強,經歷企業蝶變重生,也見證中國能源變革發展之路。從曾經的迷茫無助,到如今的豪情滿懷,他們的命運折射出綠色轉型的時代脈搏,正如張亮所說:“一路創新求索,一路拼搏實干,用一次次從追趕到引領的突破跨越,助力中國煤電事業攀登巔峰,這就是我們這代人最好的答案!”

  點綠成金 賦能共富

  6月的浙南丘陵,茶壟翻涌著翠綠的波浪。在這片蔥蘢之上,成千上萬塊光伏板沿著山勢蜿蜒鋪展。晨霧氤氳間,茶農們的身影在光伏板陣列中若隱若現。這里是遂昌一期95兆瓦“茶光互補”項目的所在地。

遂昌縣茶光互補項目。

  曾經的麗水遂昌,青山既承載著希望,也是一道無形的圍城。云霧籠罩的高山孕育出珍品茶葉,茶農世代以采茶為生,但依賴單一產業的困境,讓這片土地始終難以突破發展的瓶頸。如今,浙江公司的創新實踐如春風化雨,讓經濟洼地煥發新生機。

  “光伏板就像茶園的保護傘。”茶農唐旭金站在自家的茶壟旁,抬頭指著光伏板解釋道:“旱季能保濕遮陽,雨季又能促進排水,連病蟲害都少了。”

  對唐旭金來說,變化不僅在于茶葉。過去采茶季一過,他便閑了下來。如今,除了照料茶園,他還當上了安全員,參與項目的建設與運維。“現在是租金+薪金+現金,收入翻了好幾番!”他笑著說,眼角的皺紋里漾開喜悅。

  據悉,該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帶來逾300萬元收入,并穩定提供350余個工作崗位,不僅帶動了本地就業與周邊消費的繁榮,還拉動了工程機械、組件安裝、汽車運輸等配套產業鏈的發展。

  此外,浙江公司積極踐行共同富裕發展理念,幫助引入多個制造業項目,浙江中科立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蓋亞新能有限公司等科技企業的落戶,為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注入源源活水。

  “茶光互補項目創造了多贏格局。”遂昌農光互補項目負責人林儒磊介紹時嘴角上揚,“我們既推動了綠色能源生產,又實現了農民增收、產業升級與鄉村振興的良性循環。”5年間,浙江公司累計完成200余個新能源項目,裝機規模突破110萬千瓦,共富足跡遍布開化、臨高等地。

  一方好山水,滿目皆是綠。放眼之江大地,一座座綠色標桿機組拔地而起,新型儲能電站等創新工程接連落地開花,光伏矩陣似繁星般點綴廣袤大地,北侖、寧海等電廠多聯供產業鏈持續拓展。5年來,浙江公司以“一體兩翼三提升”發展戰略謀篇布局,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職工幸福的綠色發展之路,為浙江省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提供央企樣板。

  綠色發展成果斐然,但能源轉型仍任重道遠。站在“雙碳”目標的新坐標上,浙江公司黨委深入思考轉型新路徑,提出“怎么看煤電、怎么看火電、怎么看新能源、怎么看發展、怎么看過程中的形勢、怎么看能源協調保障”的發展之問,在六個“怎么看”中思考前行之路,堅持旗幟領航,以“干在實處”的擔當和“走在前列”的姿態破解轉型難題,奮力書寫好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答卷。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