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5-12 16:00
王倩
江面碧波蕩漾,兩岸草木蔥蘢。
駐足國家能源集團江蘇諫壁公司卸煤碼頭,但見生生不息的長江載著波瀾壯闊的美,襯得兩岸的綠色愈加生機勃發。卸船機正借著“基于荷電多相流技術的電廠粉塵無組織排放控制和抑塵技術”,“友善”且“大膽”地夾起燃煤,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一只飛鳥騰空躍起,瓦藍的天空下嘰嘰喳喳著飛向廠房林立的遠處……該公司筑牢“長江明珠”安全屏障,全力守護長江水系生態環境。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提出20周年的今天,諫壁公司“長江囑托”鐫刻在心、“紅色引擎”動能強勁、“改革創新”亮點閃現,以全“綠”以赴,守護長江之美。
思想引領,筑牢“綠色”發展根基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華夏大地的生命之弦,對于長江的保護和發展,一直是國家領導人長久的牽掛。牢記囑托,承載重任,奮進未來,諫壁公司黨委始終牢記抓好“長江大保護”的囑托,堅守“為黨和人民守護好長江母親河”的初心使命,從黨的創新理論中不斷汲取智慧力量。
念之行之,只為青山綠水常在。
諫壁公司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和環保意識。旗幟引領方向,思想凝聚力量,該公司持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推動黨建工作與綠色發展深度融合,為企業的綠色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長江生態環境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實施以來,該公司通過舉辦專題講座、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組織線上學習等方式,讓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深刻認識到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公司黨委還將綠色發展理念納入企業文化建設,通過宣傳展板、內部刊物、企業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廣泛宣傳綠色發展理念,營造了濃厚的綠色發展氛圍。
諫壁公司基層黨支部與地方政府、社區黨組織共建開展植樹活動。
深化黨建帶群建,助力綠色低碳發展。在黨建引領下,不僅黨員環保先鋒隊活躍在企業的各個角落,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優秀職工、有志青年、熱心婦女等人群也積極投入其中,他們帶頭遵守環保法規,積極參與環保項目建設,監督企業的環保工作,成為企業綠色發展的中堅力量。在環保設施升級改造項目中,黨員環保先鋒隊沖鋒在前,他們放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確保項目按時完成。在他們的帶動下,全體員工積極參與,為企業的綠色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諫壁公司基層黨支部積極與地方政府、社區黨組織開展黨建共建活動,共同推進區域生態環境改善。通過與京口生態環境局機關黨支部、京口區正東路街道京口路社區黨委聯合開展“協同共建、企地共融·黨建‘紅’引領低碳‘綠’”主題黨建共建活動,三方共同為“公益碳匯林”揭牌,并開展植樹活動,為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增添新綠。
創新驅動,打開“綠色”發展新卷
春日的鎮江,萬棵垂柳悄然吐綠,位于長江之畔的諫壁公司岸電室內同樣也含“綠”量極高,岸電設備升級換代成功后,迎來了新的春天。
為推動公司綠色港口建設,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及碳達峰、碳中和的有關要求,岸電設備升級改造工程變得至關重要。為了減少船舶靠港期間的大氣污染物排放,諫壁公司積極推進碼頭岸電改造項目,公司投資增加了兩臺250A岸電插座箱,使靠港船舶能夠方便地接入岸電,將原岸電系統的使用率從50%提升至90%以上。這一舉措有效減少了船舶靠港期間的燃油消耗和廢氣排放,對改善港口周邊空氣質量起到了積極作用。據測算,平均每使用1度岸電,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0.5克,氮氧化物排放約18.1克,顆粒物排放約1.46克,2018年至2025年4月公司碼頭使用岸電船舶數量達560艘,岸電電量達594萬度,為守護長江碧水藍天作出了重要貢獻。
諫壁公司卸船機荷電抑塵系統工作情況。
科技創新是推動企業綠色發展的核心動力。諫壁公司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積極引進和應用先進的環保技術,不斷提升企業的環保水平。在煤炭接卸環節,粉塵污染一直是困擾企業的難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諫壁公司與江蘇大學合作,研發了卸船機荷電多相流抑塵技術。該技術創新性地將靜電與多相流原理相結合,通過對液滴荷電,使其能夠更有效地吸附粉塵,從而實現高效降塵。自該技術應用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卸船機碼頭主要揚塵排放指標由原來的8.73毫克/每立方米降至0.93毫克/每立方米,降塵率超過90%,抑塵效果達到行業領先水平。這一技術不僅解決了企業自身的粉塵污染問題,還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價值,目前已推廣至散貨碼頭、礦山等多個領域,為整個行業的環保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諫壁公司勇擔節能降碳排頭兵,落實清潔生產要求,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協同推進光伏、分散式風電、農光互補綜合示范等綠色新能源項目。深入開拓熱力市場,優化管網運行方式,擔當地方清潔熱源“保供站”,2024年為周邊40余家工業企業提供中壓、次中壓、低壓等級的高品質清潔蒸汽237.05萬噸,協同地方處置城市污泥6.6萬噸,持續打造城市發展能源供給的“動脈”和“靜脈”,奮力譜寫企業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該公司憑借在環保領域的卓越表現,先后榮獲鎮江市“友好減排先進單位”、江蘇省“綠色港口”稱號等多項榮譽,這些榮譽是對企業科技創新成果的高度認可,也激勵著企業不斷探索創新,為綠色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多方合力,撥動“綠色”發展新弦
諫壁公司地處長江中下游,受長江母親的滋養而茁壯成長,也承擔著保護母親河的重任。數年來,該公司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在長江大保護中踐行責任擔當,彰顯“頂梁柱”“大國重器”作用,為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助力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長江大保護任重而道遠。
為持續做好長江保衛工作,諫壁公司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發動每一個微小的力量,將他們擰成一股繩,把綠色發展理念延伸到企業之外,匯聚起全社會共同參與綠色發展的強大合力。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面臨著嚴峻挑戰,江邊垃圾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為了保護長江生態環境,諫壁公司志愿者身著紅馬甲,定期進行江邊垃圾清理工作,持續開展“共護江邊生態,同筑綠色未來”志愿服務活動,志愿“紅”仿佛是護衛長江的點點星火,他們手持垃圾袋和工具,沿著江邊仔細搜尋垃圾。他們不怕臟、不怕累,將江邊的塑料袋、飲料瓶、廢紙等垃圾一一撿起,分類裝袋,統一處理。時光更迭,或在晨曦中、或在晚霞里,有時艷陽高照,有時寒風刺骨,努力保護江灘的清潔干凈,“紅馬甲”們早已視為己任、樂此不疲。通過這些活動,不僅改善了江邊的環境衛生狀況,也向社會公眾傳遞了保護長江、愛護環境的強烈信號,引導更多人關注長江生態保護,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
諫壁公司“紅馬甲”撿拾江灘垃圾。
儲煤場地改造植樹也是諫壁公司志愿服務活動的一大亮點。8號儲煤場地的“變綠”工程是諫壁公司落實環保責任的重要攻堅項目之一,切實整治無組織排放問題,在不影響安全供煤、環境保護的前提下,階段性地逐步實現煤場變“黑”為“綠”。為了改善環境,諫壁公司在儲煤場地改造過程中,積極組織志愿者開展植樹活動。志愿者們在煤場周邊和內部種植了共種植橘樹、桃樹、無花果樹、枇杷樹等果樹100余棵,鋪設草皮200平方米。這些樹木不僅能夠有效減少煤場揚塵,降低粉塵對周邊環境的污染,還能夠起到美化環境、調節氣候的作用。同時,植樹活動也增強了員工的環保意識和團隊凝聚力,讓大家在參與中深刻體會到綠色發展的重要意義。
通過多年來的不斷努力,諫壁公司的志愿服務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好評。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展現了央企的擔當精神。通過這些活動,企業與社會之間建立了更加緊密的聯系,形成了良好的互動關系,為企業的綠色發展營造了有利的社會環境。如今,諫壁公司正以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為契機,不斷加強多方合作,著力補齊能力短板,努力提升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的科學性、精準性和有效性。
一江碧水兩岸綠,愿得萬里長江美。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人與自然和諧畫卷正沿江鋪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長江必將重現“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絕美景象。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