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8-05 17:15
李美平 李興宇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走進內蒙古電力集團朝格溫都爾嘎查駐村工作隊,門頭上懸掛的一幅毛筆字畫格外醒目。2021年以來,內蒙古電力集團錫林郭勒供電公司主動承擔“雙包聯”正鑲白旗朝格溫都爾嘎查包聯幫扶責任,成立駐村工作隊,以電為媒,因地制宜,破題除冰,團結帶領朝格溫都爾嘎查各族群眾繪就鄉村振興“錦繡畫卷”。
以“服務民生”為底色,繪就幸福畫
“這是我新買的新能源汽車,以前一直想買,但苦于沒有地方充電?,F在不僅旗里有了充電樁,我們嘎查也安裝了2個,充電方便又便宜,比起燃油車真是經濟又實惠。”朝格溫都爾嘎查牧民浩斯巴雅爾說道。據了解,這是內蒙古電力集團投資的錫林郭勒盟首批面向公眾服務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示范站,也是首座建設在嘎查面向公眾服務的充電站。
三年來,錫林郭勒供電公司立足行業優勢,聚焦產業發展和農牧民生產生活用電需求,加快完善正鑲白旗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在政府項目庫配套設施建設、京蒙合作項目、嘎查集體產業發展、農牧民生產生活、電氣化家庭牧場等方面,積極協調屬地“兩委”,統籌做好電網建設改造規劃,完成正鑲白旗地區主網工程建設投資4.61億元,新建110千伏變電站2座,集通鐵路電氣化改造配套供電工程(白旗段)線路67.664千米。聚焦全旗新能源轉網電、“煤改電”、老舊小區供電設施改造等重點民生項目,完成配網工程投資8459萬元,新能源轉網電通電41戶,“煤改電”1783戶,在澎湃電能的助推下,智慧牧場、禽類養殖,奶、肉制品和度假景點等特色產業方興未艾,公司以綠電、滿格電為實現各族群眾安居樂業蓄勢賦能。
以“產業興旺”為基色,繪就富足畫
走進正鑲白旗朝格溫都嘎查牧香奶食品公司生產車間,濃郁的奶香撲鼻而來。“現在奶制品加工過程全部電氣化,電不夠肯定不行,選擇在朝格溫都爾嘎查建廠,不僅電力供應有保障,而且電力部門還通過線上線下幫我們擴寬銷售渠道。”該公司負責人包凱峰介紹。
近年來,錫林郭勒供電公司從激發地區內生動力入手,貫徹落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工作部署,按照有標準、有規模、有品牌的產業發展思路,打造優質良種肉牛產業帶、特色乳制品產業集群,積極扶持當地肉加工、奶食品等特色產業發展。建立“消費幫扶+企業+集體經濟”利益聯結新模式,幫助農牧民發展庭院經濟,注冊商標向品牌化發展,推動食品安全取得SC認證,搭建“黨建+消費幫扶”愛心認購示范點,累計完成消費幫扶2000余萬元。真正讓特色產業成為農牧民創收致富的“動力引擎”。
錫林郭勒供電公司始終將產業振興作為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牢牢牽穩產業發展“牛鼻子”,2024年年初積極協調爭取京蒙協作大興區資金,投入145萬元建設朝格溫都爾嘎查特色禽類養殖基地項目。集團公司捐贈120萬元為正鑲白旗村級光伏電站建設提供資金支持,進一步拓寬產業發展、集體收入之路,不僅解決部分牧民就業問題,更讓農牧民的幸福生活看得見、摸得著。
以“人才振興”為暖色,繪就活力畫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資源,是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2024年以來,錫林郭勒供電公司進一步深化“蒙電學堂”“蒙電書屋”陣地建設。從最初為包聯嘎查中小學生義務輔導功課、提供課外閱讀,到如今不斷鞏固拓展建設經驗,創新“理論宣講+志愿服務+技術幫扶”模式,深入全旗嘎查村、社區等地,有針對性地開展電力科普、愛心支教、實用科學技能培訓,宣講鄉村振興政策和民族團結佳話故事,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斷培養優秀青少年,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激發農牧民內生動力,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于各族群眾心中,通過激活鄉村的人才資源,為鄉村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以“黨建引領”為亮色,繪就生機畫
錫林郭勒供電公司堅持黨建引領,聚焦鄉風文明,深挖嘎查黨建文化歷史,依托蒙電綜合服務中心,打造“民族團結”研學教育基地,開展“文化進村”活動,提升農牧民整體素質。采取新時代講習團、“烏蘭牧騎+”“石榴籽”互助等志智幫扶模式,開展黨員學習、農牧民科技培訓、慰問演出等,不斷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拓寬工作思路,講述“六句話”的事實和道理,讓黨的政策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小陣地講好大故事,小講堂凝聚大團結,奏響了鄉村振興“最強音”。
該公司以內蒙古自治區百名專家走進盟市旗縣科普活動契機,聘請自治區、盟級、旗縣級等科普專家,分別從農業、天文、創新方法、婦女健康、肉牛養殖等方面,深入社區、學校、嘎查村開展專題講座、現場指導,讓科技成果惠澤于民。依托蒙電黨員活動陣地、農牧民志愿服務隊,協助嘎查加強組織建設,筑牢嘎查黨支部戰斗堡壘。
錫林郭勒供電公司始終堅守“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初心,扎根邊疆民族地區,用澎湃動能讓草原鄉村振興“錦繡畫卷”亮起來、特色產業強起來、各族群眾富起來、幸福生活美起來,同各族群眾一起蹚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發展的亮麗之路。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