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5-31 16:33
吳詩言 王秋淋
5月26日,在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天府南-銅梁1000千伏線路工程施工現場,作為現場總監的徐正興正對現場安全施工進行檢查,一身黝黑的皮膚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耀眼。
53歲的徐正興算是電力監理行業的一員老將了, 他從一名普通的監理員干起,500千伏洪板線增容改造工程、川渝第三通道500千伏工程……只要有急、難、險、重的工程,總少不了他熟悉的身影。多年來,正是憑著他對電力監理事業的無限熱愛,匠心不改,初心不忘,鑄造了一個又一個精品工程,他用責任和擔當抒寫著電力監理人的凱歌。
以身作則 當好電網建設“螺絲釘”
“我監理、您放心”對多年從事電力監理的項目總監徐正興來說,這不是掛在他嘴邊的一句口頭禪,而是責任,是鞭策,更是一種至上的追求。
2023年3月底,徐正興接到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天府南-銅梁1000千伏線路工程任務后,立即組織團隊人員查勘現場、熟讀施工圖紙、查閱與特高壓工程有關的規程規范及標準。為了讓工程早日開工,他帶領團隊專業人員奮戰了3個晝夜,完成了《監理規劃》《監理實施細則》等15份監理策劃文件編制工作。“作為一名線路監理‘老者’,我有經驗,關鍵時刻就得頂上。”在最后一份文件打印成冊時,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同事們見他精神不振,滿是疲憊的樣子,就叮囑他回去好好休息。但第二天一早,卻又見到他早早地出現在辦公室。有同事問他,我們都在,你還不放心嗎?他說,不是不放心,就是習慣了跟你們待在一塊兒。
項目正式啟動后,他忙碌的時候比原來更是翻了一倍。面對復雜的地形、植被、氣候等自然障礙,同時還要兼顧環保、生態等方面的要求,他像陀螺一樣,每天轉個不停。睡不好覺,歇不下步,放不下心,是他對川渝特高壓建設最真實的心態寫照。
川渝特高壓線路工程是連接四川、重慶電源和負荷中心的國家重點工程,渝電監理標段建設全長的112.5千米,其中:丘陵占62%、山地占34%,共有鐵塔221基,安全、質量、技術及環保等各方面要求都特別高。
休息時間也越來越短,幾個月下來,徐正興熬出的黑眼圈愈發明顯。他的家人也感受到了他的疲憊,勸他別那樣拼,但徐正興卻顧不得這些,在他看來,面對新的建管單位管理方式、高強度的檢查頻率以及定期對參建監理單位排名等模式,只有時刻緊繃著工程質量這根弦,才能盡可能地把事情做到最好。
堅持原則 擰緊現場管理“安全閥”
“不管什么時候,都必須把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保證每一位工人都能安全地完成工作,平安離開現場。”忙碌和責任之外,是一個把安全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徐正興。
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樣對各基塔位施工常規檢查時,發現在通往11S084臨時便道上方有一條380伏電力線路,未在風險復勘中體現,也未采取有效防護措施,他果斷叫停了施工,要求馬上測量對地高度,在保證安全距離下設置限高措施。
施工班組抵觸情緒較大,經與施工項目經理溝通,為了現場施工安全共同發力,立即對該班組進行清退處理。這件事后,同事們對他更加打心底里佩服。
“敢于負責、勇于負責,才稱得上是一名合格稱職的監理。”這是經常掛在他嘴上的一句話。
因為安全意識強,同事們總喜歡“黏”著他,跟他聊天,聽他講那些平時很容易被忽視的細枝末節,再把這些學到的“經驗之談”運用到工作中。
“作為現場安全的管理者,就是要對工程安全負責、對身邊的每一個人負責。”徐正興說。
堅守底線 筑牢施工生態“防護墻”
“輸電走廊旁邊是國家級生態保護區,在運送混凝土和塔材的時候一定不要對植被造成破壞。”“這是無人機拍下的環水保問題,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保護環境絕不是喊喊口號,而是實打實的行動。”……徐正興總習慣用最溫和的語氣指出問題,但在直面問題、解決問題上,他又是嚴格的、甚至是嚴苛的。
在現場他把“依法合規、綠色施工”理念貫穿到了項目施工的整個過程。
徐正興所看到的每一個施工現場,都讓他更加堅信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他說,只有親自走過每一條道路,了解每一個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為什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他的努力也使得整個工程的環水保工作一直處于可控、能控狀態,較好地維護了施工沿線的生態環境。工程建設得了業主的肯定,施工的認可,在國網特高壓公司年度監理安全管理評價中排名靠前,監理項目部獲得了公司2023年度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我從來沒覺得自己比其他人有什么過人之處,和其他同事們一樣,我們都只是在為自己選擇并喜歡的事業奮斗罷了。”徐正興說道。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