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2-28 14:42
吳慶杰
祖國北疆,大興安嶺中段南部,有一幅多彩的畫卷。綽爾河、洮兒河、歸流河、霍林河、蛟流河……還有眾多的無名小河小溪曲曲折折地穿過草場、農田,繞過起起伏伏的丘陵、山林,閃著粼粼波光。
內蒙古興安盟的大地上,牧場牛羊肥壯,稻田稻浪翻滾,山嶺連綿莽闊。烏蘭浩特市、阿爾山市、突泉縣、扎賚特旗、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六座小城如同明珠一般,鑲嵌在這片豐饒的大地上。
夜晚,山間、村落、牧場定居點燈光點點,如群星散落。是誰讓這里的燈光如此明亮溫馨?是誰讓這片土地上的機器歌唱著希望?是誰讓這祖國北疆的六顆明珠熠熠生輝?在這篇文章中,我要為您講述在這里默默奉獻、播撒光明的電網人的故事。
小魏奔跑不停
小魏騎著摩托車跑了二十多公里的砂石路,帶著渾身塵土走進了位于科爾沁草原北部烏蘭浩特市的義勒力特電管站。這個電管站只有兩間土房,燒火炕,還有煤爐子和火墻。火墻不太好燒,時不時地從爐子里反煙。在嗆人的煤煙中,小魏進屋了。
小魏,這位新上任的電管站站長,在椅子上還沒有坐熱乎,屋里就進來一位村民,自稱是村電工。他瞪著眼氣鼓鼓地對小魏說:“你是新來的站長啊,這村里的電費太難收了,你給想想招兒吧,我是整不了了。”“咋整不了?”小魏笑著問。“那還用問嗎?電壓不穩,燈泡不亮,電視也不能好好看,這線路都老掉牙了,你說咋整吧?!贝咫姽と氯碌?。那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算上小魏,義勒力特電管站才三人。了解情況后,小魏帶著兩名同事立刻行動?!板X少也要干事,而且要把事干好?!毙∥簩﹄姽苷镜膬擅抡f,這其實也是他給自己的命令。小魏直接找那個村的村干部商量線路改造的事。兩名同事去村里挨家挨戶勸說村民交電費,同時承諾,過完春節,等天氣暖和了、土地開化了,就給村里改造線路,保障供電。
村里原有的電線桿都是木頭桿,早已七扭八歪。小魏、兩名同事和村電工,還有幾名村民,一起動手綁鋼筋、支板,制作水泥電桿。眼看著水泥電桿制成了,小魏他們又開始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當時電管站歸地方政府管,農網改造的部分資金準許村民自籌。村民想通了,就出了錢。就這樣,這個村的線路改造好了。這時,其他幾個村的村干部也來找小魏,說也要這么干。從那時起,小魏就沒有了下班的點兒,經常住在電管站里,有時也住在農戶家里。同吃同住,他和農戶處出了感情。小魏工資不多,但資助了一家農戶的孩子上學。這之后,遠遠近近村屯的村民都認識小魏。多少年過去了,幾個村屯的村民提起小魏,還會有人說:“小魏那人夠意思,不信你去問這方圓幾十里的人,隨便找一個人問都行?!?/span>
時間飛逝,小魏已不再年輕,但他腰板依然挺直,說話時臉上還滿是笑意。他偶爾咳嗽幾聲,吸吸不太通氣的鼻子。2002年冬日的一天,義勒力特鎮大雪,一夜之間,線路損毀嚴重。小魏帶領員工趕去搶修,連續奮戰四十多天。天寒地凍,野外施工,他們出了一身汗,北風一吹一哆嗦。在野外吃飯嗆風嗆氣,小魏得了感冒也沒休息,結果落下了后遺癥,一到冬天鼻炎就犯。
2009年,興安供電公司正式上劃國家電網公司。小魏的工作范圍也不斷擴大,還要為烏蘭哈達鄉服務。用小魏的話說:“現在遇到新形勢、新任務。新的工作內容就是新課題。干好還要好好學,學好還要好好干。”烏蘭哈達鄉那幾年水稻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水稻加工廠相繼建成,供電保障尤為重要。幸福村的稻米加工廠廠主過去就認識小魏。廠主直接找上門來,張口就說:“魏叔,這回你得幫我,用電這一塊,我就全靠你了。魏叔,我小時候村里改電,你在我家吃住過。你還常常給我買糖吃?!边@一說,還讓小魏想起了很多事。廠主又接著說:“魏叔,我接我爸的班了,加工廠要擴大生產,要不咱本地產的稻子都讓外地人低價收購去了,一年年的,種稻子的人吃老虧了?!奔庸S用的是自備電源,運維這一塊不在小魏的工作范圍內,可廠主盯住小魏不放。小魏說:“信任千金難買?!庇谑牵∥簬退撓凳┕り?,找技術員。加工廠開工后,小魏隔三岔五去加工廠檢查用電安全。
小魏在興安盟的大地上不停奔跑。如今,他服務的范圍更大了,還包括烏蘭浩特市工業園區和興安盟經濟開發區。小魏名叫魏洪山,現在得叫他老魏了。他是烏蘭浩特市供電公司烏蘭哈達中心供電營業所所長。
桂君不善言談
我把鏡頭從稻花飄香的農區轉向花草芳香、牛羊成群的科爾沁右翼前旗的草原牧區。桂君闖入了我的眼簾。
桂君,憨憨的漢子,不善言談。他服務的科爾沁右翼前旗烏蘭毛都蘇木總面積兩千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五千多。地廣人稀,桂君的服務卻必須面面俱到。
2013年,桂君到烏蘭毛都供電營業所任臺區經理。他發現這里供電線路老舊,牧民的生產和生活十分不便。因為電壓過低,牧民家的電飯鍋燜不熟飯,牧民定居點水井里的水泵抽不上來水。想想看,每個牧民定居點都有一千多只羊、一百多頭牛、二三百匹馬,這井要是抽不上來水,可咋整??!桂君著急上火,趕快向上級主管單位打報告,申請改造供電線路。
科右前旗供電公司收到申請后,迅速組織技術人員到現場勘測,并將牧民定居點線路改造納入當年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項目中。接下來,那就抓緊時間開干吧。不干不知道,一干事兒就來了。
施工的自然環境不好,這還不算太難的問題,要在牧民家附近立桿架線,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就有難度了。桂君先是找鄉里、村里有威望的人,請他們來跟牧民說明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完成后,可以降低線路損耗,提升終端電壓,保證農村電網供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做通了工作,可到了具體施工,要立桿架線安裝變壓器的時候,又有一戶人家出來阻撓。桂君好說歹說,老兩口答應了可以在自家的園子里立桿。施工人員正要干活,他們的兒子卻死活不讓施工。停工的損失很大,施工隊的人急了,說:“桂君,這點事兒整不明白?耽誤工期,影響工作效率算誰的?”桂君聽了悶不作聲,心里委屈。
桂君賠著笑臉跟施工隊的人說:“哥幾個費點兒事,咱們先把這里放下,跨過去繼續向前立桿,等我把他家的工作做通了回頭再干。”晚上,桂君吃完飯,就找那家人的朋友、親屬,請他們去說情。但親友都表示,那家兒子太霸道,沒人敢說這個情。桂君在夜里腳步沉重,緩緩地往家走。他琢磨如何解決這個難題。等到第二天,桂君打聽到一個消息,鄰村有個人和那家兒子關系非常好,親如兄弟。桂君立刻找到那人,請求他去說情。那人還挺仗義,說:“這沒事,我打個電話就好使,不信你看著?!苯Y果,問題真就解決了。
那些日子,桂君忙得腳打后腦勺,嘴唇似乎也磨薄了許多,腦袋經常燒得生疼。供電線路改造好了,變壓器容量也比原來增加了好幾倍,這真正地提高了這片草原上人們生產生活的質量。
桂君,這個憨憨的蒙古族漢子,贏得了牧民的聲聲稱贊。
楊志超膽大心細
鏡頭再次被我調整,沿科爾沁草原向北推移,那里是興安嶺的茫茫林海。
2013年,24歲的楊志超入職蒙東興安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成為一名輸電運檢工。班長囑咐:“小楊剛來,先去路段好一點的地方巡線,一點一點來?!薄鞍嚅L,我去哪里都行,我啥也不怕,你該咋安排就咋安排,給我安排點兒難的,我正好鍛煉鍛煉。”小楊直率地說。
小楊緊跟在師父身后,手里緊緊握著望遠鏡,在玉米地里穿行。玉米長得已經比人高了,葉子也挺實。一不小心,玉米葉子就會劃到他臉上,一會兒劃一下,一會兒又劃一下,挺疼的。小楊摸摸臉,發現沒有出血。走著走著,天氣越來越熱,小楊心想:“咋這么悶得慌呢?”汗水流淌,他臉上被玉米葉子劃過的地方很是難受。小楊氣喘吁吁的,看師父沒事似的大步前行,又加緊腳步趕了上去。小楊早起洗臉,在鏡子里發現臉上有玉米葉子的劃痕,心想:“壞了,可別落下疤痕呀!”于是,小楊在上班時偷偷觀察師父的臉,看一遍不放心又看一遍,再看一遍,忘乎所以了。他的舉動被師父發現了。師父說:“看啥看?沒事兒,出了玉米地,陽光曬曬,臉上脫幾次皮,就啥也沒有了,干干凈凈。走吧,趕快出工?!?/span>
丘陵地帶,野外哪里有平整的地方?小溝,小坎,小河,小樹林子,他們隨時都會遇到。小楊是個要強的年輕人,特別是看著師父過溝過坎蹚河穿林腳步那么有力、身姿那么矯健、神情那么自如,就暗自發誓要做得更好。
大雪紛飛,小楊巡線歸來,班長傳達主任指示:明天早晨由小楊帶隊去北線巡檢,跟小楊一同巡線的是一名剛入職的年輕員工和一位老師傅。第二天,他們在空曠的雪地上邊走邊巡檢。小楊就覺著小北風越來越猛,天空也有點兒霧蒙蒙的。老師傅說:“哎呀,可能要壞事兒?!蹦贻p員工滿不在乎地說:“壞啥事,這不挺正常嗎?”說著,他繼續往前走,把老師傅和小楊撂在了身后?!皠e走了,快找一個坑藏起來,趕快,趕快,白毛風要來了!”聽老師傅喊叫的聲音,小楊一把拽住年輕員工,瘋跑著找到一個坑趴下。此時,白毛風已刮到眼前。如果這時人站在白毛風的風口上,就會有生命危險。
后來,小楊擔任了巡線班班長至部門副主任后,勁頭更足了。小楊說,以上那些經歷都不算事,山里巡線還能遇到狼、野豬、黑熊。有一次,他們巡線時遇到了一頭黑熊,就紛紛爬上了樹,然后電話聯系上了當地的森林警察,才被解救。
小楊和他的同事,起初帶著望遠鏡巡線,后來帶著無人機巡線。他們經歷過龍卷風、白毛風。他們乘風踏雪,一次次地登上高高的大山。
就在我寫作的此刻,窗外又飄起雪花。此刻,小楊一定帶著他的隊員在飛雪中前行,行進在崇山峻嶺間……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