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06-30 16:53
朱挺智 宋敏
初夏的白城,瓦藍的天空沒有一縷云彩,大地被曬得火熱。在轟鳴的鍋爐廠房里,檢修現場的溫度更是達到35度以上,汗水浸濕了檢修人員的衣裳。“小張,趕緊把袖口系好!”不遠處傳來一聲呵斥,員工小張回頭一看,“好嘞老王頭!”急忙把袖口整理好。“這還差不多!”老王頭邁著急匆匆的腳步離去……
這個老王頭,名叫王時斌,今年55歲,現為吉電股份白城發電公司設備部鍋爐班班長。工作36年的他,是一個敢管理、敢說話、敢唱黑臉的實誠人。對于員工在生產現場安全帽佩戴不規范等習慣性違章問題,一些人抱著不得罪人的態度避而遠之,可這個老王頭見到,不管是誰,都要當面說道說道。你別說,老王頭就憑借這張“婆婆嘴”獲得了員工的嘖嘖稱贊。
從今年三月底開始,該公司開展了機組A級檢修工作,鍋爐班負責的檢修設備多、作業點廣,風機改造、鍋爐四管防磨防爆排查更是此次A修中的重要任務。關于檢修的每一件事他都要說,每一個角落他都要跑。不管是開工前、作業中還是作業后,老王頭總是千叮嚀、萬囑咐,“去現場的著裝是否規范?工具帶齊全了沒有?要注意哪些作業風險點和措施?是否檢查工作票了?”雖然這些話大家聽得耳朵都起了繭子,但是老王頭自有他的一套理論:“公司一再強調要落實安全生產‘三化’(‘三化’指作業行為規范化、作業環境標準化、作業過程程序化),我們作為執行層就應該嚴格按照‘三化’去做,這樣對大家好,對企業安全生產更好。”老王頭這張“婆婆嘴”不僅讓大家改掉了很多壞習慣,還保證了檢修作業的本質安全。時間久了,老王頭逐漸在員工心中豎起一面旗幟,他走過的每一個角落,傳來的每一聲呵斥,就像一聲聲安全警鐘時時刻刻在生產現場敲響。這些年來,老王頭一共提出32條合理化建議,解決2號爐水冷壁上集箱管座拉裂等隱患15項,為企業解決了多項安全生產難題。
別看老王頭工作上較真,生活中他又是一個熱心腸。對于專業技術掌握得不扎實的青年員工,他督促大家深入現場,利用工作之余帶領大家認真學習設備的工作原理、運行方式、維修方法等。班組里一旦有人生病,他第一個著急。“吃藥沒?我陪你去醫院吧!”“先把工作放下,回家養養。”他就像是這個班組的大家長,不僅工作上為大家操心,個人身心健康、家里有啥事也是隨叫隨到。
“爐膛下再檢查一遍!”檢修現場傳來老王頭洪亮的聲音。老王頭這張“婆婆嘴”啊,又開始“嘮叨”了……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