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1-04 16:10
馬子欽 張家萌
10月18日,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公布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評估結果,國家能源集團鐵路裝備公司(以下簡稱“鐵路裝備公司”)成功獲得量化管理級4級認證,成為國內鐵路貨運領域首家獲得4級認證的企業,標志著國家能源集團鐵路裝備公司數據管理和數字化運營能力取得新突破。
近年來,鐵路裝備公司積極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在鐵路貨車檢修生產和企業經營場景中的廣泛應用,通過海量數據的不斷累積,逐步提升數據采集、整合、統計、分析等數據管理能力,有力推動了企業運營效率和決策能力提升,構建了數據驅動的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模式,實現了數據資源價值閉環,為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助推動能。
以數據管理能力鞏固智能運維生產體系
鐵路裝備公司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傳統車輛檢修業務模式的數字化改造,持續升級各類監測檢測設備和技術手段,進一步夯實了重載鐵路智能化建設基礎,有效提升了鐵路移動裝備和固定基礎設施數據的高效采集和實時傳輸能力;借助采集和積累的海量、真實、可靠大數據資源,研發關鍵零部件失效規律研究和診斷決策綜合判別模型,全面實現了基于數據驅動的重載鐵路智能運維生產體系,一列54輛編組的C80型鐵路貨車約4個小時即可檢修完畢,比傳統檢修模式節省約68個小時,使鐵路貨車全生命周期檢修成本降低20%以上、車輛運輸周時壓縮0.3天,同步實現了車輛運用到檢修的全天候智能化監控管理,為重載列車運輸安全保駕護航的同時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隨著各類生產經營數據的不斷累積,鐵路裝備公司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和管理要求,從數據治理、數據應用、數字化人才建設等方面形成數據管理能力體系,逐步培育數據管理能力。2024年以來,全力開展DCMM評估工作,對照評估模型各項能力要求和標準,系統梳理和分析企業數據治理和數字化建設現狀,總結既有成果和不足,圍繞數據質量、數據標準、數據架構等方面,形成階段性提升建議,在不斷健全數據管理能力的同時,持續鞏固公司智能運維模式優勢。
以數據基礎設施夯實“智改數轉”行動基礎
鐵路裝備公司統籌謀劃智能運維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以生產大數據中心為核心的數據基礎設施集群,每天不間斷地匯入來自各類傳感器、監測裝置和一線終端的龐大數據,為重載鐵路移動裝備檢修和固定基礎設施維護體系的建設提供堅實基礎。建設開發企業級數據湖倉和治理平臺,從業務、技術、組織、主數據等多個維度,全方位覆蓋公司業務系統數據,加速數據資源的統一管理和整合應用,有效實現數據資產化管理,大幅提升公司數據管理和應用能力。
當前,鐵路裝備公司正穩步推進“智改數轉”專項工作,啟動一批重點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項目建設。通過將智能制造技術、前沿數字技術與檢修生產運維深度融合,能夠達到工藝裝備運行狀態動態監測、生產任務決策自動生成、廠區經營管理全流程覆蓋的智能化水平。建設完善數據基礎設施,將為設備改造、技術創新和工藝流程優化提供數據底座、算力資源和基礎模型,實現精益生產和精細管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打造集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信息化于一體的智慧檢修工廠和現代化裝備體系,實現行業數字化轉型新突破。
以數據要素流通打造行業技術合作范式
鐵路裝備公司積極挖掘數據的分析價值、產業價值和經濟價值,探索出數據“資源化—資產化—產品化”的管理路徑。一方面,打造鐵路裝備智能運維大數據產品體系,成為鐵路行業第一家在公開交易所發布數據產品的企業,并與上下游合作企業開展重載鐵路運維數據產業鏈建設合作,通過數據流通、工藝改進和質量優化,打造降本增效、技術共贏的行業合作新范式,實現數據要素經濟效益轉化。
另一方面,立足工業數字化建設行業引領優勢,作為工業大數據管理方面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參編單位,以自身經驗賦能工業數字化建設發展。率先布局人工智能數據產能,圍繞企業智能化建設需求,構建形成涵蓋智能運維、狀態檢修、遠程全流程智能作業等場景的工業數據集,支撐人工智能應用模型訓練調優及持續迭代,有力提升企業數據運營管控能力,充分釋放數據資產價值。處于傳統行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的機遇期,國家能源集團鐵路裝備公司將依托重點項目建設和關鍵核心技術升級,鞏固提升一體化數據管理能力,以數字化轉型推動科技創新和價值創造,著力培育以“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譜系化”為鮮明特征的鐵路裝備特色新質生產力,為建設成為行業引領的智慧鐵路裝備企業塑造轉型新動能。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