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11-24 16:49
李施璇
近日,Bentley軟件公司在新加坡公布了全球2023年基礎設施數字化光輝大獎賽(以下簡稱“光輝大獎賽”)獲獎名單。來自 51個國家/地區的235個組織提交了300多個參賽項目,12個獨立評委會從36個決賽入圍者中評選出了12個獲獎者。
在這次大賽中,來自中國的企業表現不俗,7個中國項目入圍決賽,最終,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中鋁華潤電解鋁工程數字孿生應用項目、湖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的咸寧赤壁500千伏變電站工程成功在比賽中拿下大獎。此外,三峽集團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庫布齊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I標段)、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玉昆鋼鐵產能升級新建高爐項目獲得光輝大獎賽創始人榮耀獎。
提高全球基礎設施行業數字化水平
據悉,光輝大獎賽是一項全球性賽事,旨在表彰Bentley軟件用戶在推進全球的基礎設施設計、施工和運營中做出的杰出貢獻。賽事全面展示了數字化技術在全球基礎設施項目設計、施工和運營方面的杰出成就和創新,囊括了建筑、交通、水利電力、工業等眾多類別的基礎設施項目。來自世界各國的數字化和工程領域專家組成獨立評委會進行評選,代表了全球工程基礎設施行業數字化設計的最高水平。
工程數據是基礎設施智能化的基礎,數字孿生則是基礎設施智能化的構成要素。Bentley 首席執行官Greg Bentley在10月12日舉辦的縱覽基礎設施大會上引用用戶案例,闡述了基礎設施組織如何運用基礎設施智能化策略,克服工程資源功能缺口問題。當被問及如何量化數字化進步節省的工程時間時,他表示,基礎設施數字化光輝大獎賽決賽入圍項目顯示在項目中平均節省的時間高達18%。
Bentley首席技術官JulienMoutte舉例說明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基礎設施工程中的應用,他表示:“我們相信,生成式人工智能將通過改進工程師目前的工作,不僅為他們提供支持,還將發揮助手作用,支持做出更好的決策,減少重復性任務,提高設計質量。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還有助于彌補工程資源功能缺口——在賦能現有工程師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創造更有意義的工作體驗,吸引未來的工程師加入其中,共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經過分析,全球范圍內,基礎設施行業是排放碳量最大的行業,所以Bentley需要支持更好地設計,更好地建造,更好地運營。”公司首席運營官NicholasCumins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更好的意思就意味著減排,通過數字化的技術快速實現基礎設施數字化,通過數據之間的聯系能夠分析出,在每一個環節上的碳排放量和碳足跡情況,借助于基礎設施智能化,能夠幫助我們分析并優化碳排放足跡。”
不僅省時省力 而且節能降碳
數字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效率。獲獎的咸寧赤壁500千伏變電站工程在設計時應用Bentley3D/4D建模和數字孿生模型進行項目設計,減少項目占地面積0.97公頃,節約成本284萬元,避免了50多次返工,將工期縮短了30天。
毫無疑問,數字化技術不僅讓基礎設施建設更省時省力,還為其提供了節能降碳的力量。
以中國入圍項目臨沂270萬噸優特鋼鋼鐵基地為例,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在新建的智能鋼鐵廠中運用關鍵數字化技術,實現了節能減排,全流程數字孿生平臺節省了35天設計時間和20%的碳排放量。中冶京誠工程數字化中心主任張鶴表示:“在建設臨沂鋼鐵項目時,我們的目標是在雙碳背景下,要求鋼鐵工業實現清潔生產。我們利用數字技術促進了項目超低排放的實現,從煉鐵到煉鋼,整個工藝生產的過程將剩余煤氣和分散煤氣集中起來進行發電。一方面實現了減少排放,另一方面可以把煤氣再利用,為企業降本增效。”據悉,僅通過富余煤氣發電,項目就可以每年減少21萬噸碳排放。
沈陽鋁鎂在中鋁華潤電解鋁工程數字孿生應用項目中,承擔并迅速完成了該項目的數字化建模、數字化交付的工作。談到冶金行業數字化的經驗,沈陽鋁鎂數字工程中心項目總監劉方波強調了數據庫的重要性,他表示:“Bentley軟件的特點是基于數據庫來建模型,所以我們在數據庫上做了大量工作,建立起了行業數據庫并編制了數字化模型。其自帶編碼的屬性避免了人工復查。這是一種優勢,我稱之為數字化基因。”
談到電力和能源行業的數字化進程,三峽上海院副總工程師兼智慧工程研究院總工程師梁暉認為,經過多年發展,數字化應用在電力行業乃至能源行業已經非常普遍,特別是水電行業打造了數字化應用的高點。他同時希望Bentley能夠在技術上持續創新,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我們希望借助統一的平臺和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打通各行業的數據庫,加速數字化和智能化。”梁暉說。
責任編輯:楊娜
校對: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