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8-16 15:50
來春梅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
國網甘肅劉家峽水電廠作為新中國水電長子,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服務黃河上游生態功能帶上踐行責任擔當,彰顯“頂梁柱”和“大國重器”作用,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助力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志愿服務 守護黃河上的“小精靈”
甘肅臨夏是我國候鳥遷徙路線上的一個重要中轉站和棲息地,隨著大規模國土綠化,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10月至11月份,大批候鳥陸續留駐素有“高峽平湖”美稱的劉家峽水庫,成群結隊在湖面上嬉戲,其中屬紅嘴鷗的身影最為吸引人。成群的紅嘴鷗不時的在黃河岸邊飛舞,時而嬉戲,時而覓食,時而追逐,如歌的鳥鳴聲此起彼伏,身著紅馬甲的“黃河之濱”志愿者服務隊經常在岸邊給候鳥喂食,構成一派人與自然的和諧景象。
劉家峽水電廠“黃河之濱”志愿者服務隊從2018年的青年志愿服務隊,到現在成為組織規范、機制健全、人員穩定、活動固定的一支擁有一百多人的志愿服務隊,逐漸成為本地志愿服務的一個品牌,黃色的“連心橋·光明驛站”房子和紅色的志愿者服務隊隊服是他們顯著的標識。服務隊結合當地特點,依托劉家峽水電廠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黨的理論宣講、黃河生態保護、黃河文化實踐、愛國主義教育、愛心志愿服務、民族團結示范、電力便民服務、電力知識科普等8項服務為內容,常態化開展“科普日、開放日、第一課”等系列活動,不斷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真正將服務送到人民群眾心里,真正將志愿活動做出效果。每年候鳥遷徙來此,他們在岸邊制作安放鳥巢,定時投喂候鳥,還給路人們宣講關于候鳥的知識,宣傳關于黃河的歷史和相關政策法規,增強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
責任擔當 守護青山綠意更濃
“1、2、3,大家把土坑挖得再深一點,樹苗才能種活。”劉家峽水電廠每年都組織黨團員和青年志愿者,在電站南北兩山、上壩公路旁、生活區周圍,植上青青翠柏。
幾十年來,劉家峽水電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先后削平6座山頭,填起幾十條溝壑,柏樹、沙棘、洋槐、榆樹、油松、紅柳等十幾種樹木在原來光禿禿的山體生根存活,郁郁蔥蔥的南山坡植樹造林已達百萬株,綠化面積3382畝,不僅成為劉家峽的涵養水源地,而且成為保持水土,抑制風沙的綠色屏障。劉家峽庫區兩岸植被狀況一年比一年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不但確保了安全發電,而且使庫區水質成為可以直接飲用的二類水質。目前,劉家峽水庫不僅是永靖縣9個鄉鎮的主要飲用水源,而且作為下游蘭州市飲用水的第二水源地向蘭州市供水。劉家峽水電廠在改善地區生態環境方面持之以恒地投入付出,持之以恒地植樹造林,所有的堅持和努力,讓劉家峽青山綠更濃,企業先后獲得全國“綠化先進單位”、甘肅省“造林綠化最佳單位”和“環保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日清日潔 守護碧水清波美
劉家峽水庫湖岸線長達55千米,水域面積達130萬平方千米,水庫湖面遼闊、風光旖旎,是甘肅省最大的水產養殖基地和水上度假旅游勝地。劉家峽水電廠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靠實河湖長制責任,不斷強化運行管理,努力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定期進行巡河,強化日常長效管理,重點關注河道“清四亂”專項行動,為守好一庫碧水全力以赴。
每年進入汛期以來,隨著上游來水帶下的枯枝樹木、生活垃圾等都會漂至劉家峽水庫兩岸壩肩及混凝土主壩前的水庫禁區內,致使此區域漂浮物連片,既影響了壩前庫區水面清潔,部分漂浮物還對該廠機組正常運行造成安全隱患,此處年均打撈運輸漂浮物量可達15000立方米。面對大量的打撈量,自2018年以來,該廠分次購置了兩臺機械化打撈船。打撈時,機械化打撈船加上人工打撈船,既能擴大打撈面積,又能有效提升打撈效率。近年來,該廠更是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建立了快速聯動響應機制,打撈船24小時待命,一旦上游天氣發生變化,該廠便隨時開展壩前打撈工作。通過監測、保護、治理、打撈相結合的方式,該廠在維護水庫兩岸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方面作出了積極的努力。
……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國網甘肅劉家峽水電廠將繼續振奮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精氣神,持續宣傳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理念,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以實際行動守護青山綠水,不斷繪就“大美黃河三峽”嶄新畫卷。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