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企業管理

國家能源集團東嶼發電廠:在時代中前行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7-12 15:53

劉期飛 張亮

  “老電廠變身博物館,就在塘河邊。”

  “工業風,拍照很出片,必須去打個卡。”

  最近,位于溫州市區飛霞南路3號的東嶼電廠能源博物館和工業遺存展廳,成了許多溫州市民共同的期待。依托原有電廠的工業廠房和煙囪標志物,保留電廠建筑和設備,打造溫州能源博物館,溫州東嶼發電廠在藝術外衣的加持下,變得摩登而復古、工業又文藝,載滿了電力光陰的故事。

發展

  東嶼電廠——溫州第一座骨干火力發電廠,1958年,在溫州市早期電力匱乏的需求中,它應時代而生;近50年的持續發力,東嶼電廠點亮了溫州一萬七千多個夜晚,見證了溫州從工業時代的興起,到城市化的轉型蛻變,為城市經濟快速、穩定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1957年7月31日,中央電力工業部設計總院蘇聯專家特烈索里羅科夫來到溫州,經工程技術人員反復論證,確定將東嶼電廠設在市郊東嶼山山基上。

  1958年3月5日,溫州東嶼發電工程正式開工,建設者們依靠人拉肩扛的方式,在短短三個月內,完成了2萬平方米的開挖工程,將東嶼山夷為平地。

  1959年4月20日,東嶼發電廠一期一臺2500千瓦汽輪發電機組竣工投產,成為溫州地區第一座骨干發電廠,第一縷“東嶼之光”照亮了千年古城!當日的《溫州日報》在頭版寫道:“火力發電廠基建竣工開始發電,裝機容量2500千瓦,標志著本市現代化工業和電力工業的迅速發展。”

  二期工程1965年4月開工,同年11月7日1500千瓦機組(二號機)投產發電,同年開工、同年投產,實現了7個月時間開工到投產的紀錄。

  1966年2月10日,4500千瓦機組(三號機)建成投產。東嶼電廠能源博物館和工業遺存展廳里,依然可以看到“1958年制造匈牙利進口老3號發電機圖紙”和“1958年前蘇聯全套電子調整器安裝校驗及運行規程”等諸多的歷史資料。

  1980年,國家經委、財政部批準,原東嶼電廠安裝1.2萬千瓦汽輪發電機被列為重點項目,1981年8月并網發電。在同一時期,經國家計劃委員會批準,原東嶼電廠擴建1臺2.5萬千瓦汽輪發電機組,1981年12月27日建成發電。

  20世紀90年代初,東嶼電廠承擔起溫州市區80%的用電負荷,是當之無愧的“溫州之光”。這個數字的背后,是東嶼電廠為保障城市電力供應的日夜奮戰,《溫州日報》記錄了這段歷史。

  1986年12月8日訊:為了緩解溫州市用電緊張局面,東嶼電廠原擬報廢的3號鍋爐修復再用。

  1988年8月5日訊:東嶼電廠近兩百名職工聚集在驕陽似火的三板橋沿線公路上,敷設長度為350米的10千伏出線電力電纜。

  1990年7月15日訊:為確保“雙夏”用電,溫州東嶼電廠職工冒著盛夏酷暑日夜奮戰,于7月13日提前27小時完成4號發電機組的大修任務,為溫州市增加發電容量2.5萬千瓦。

  一次次的搶修報道中,不乏這樣的標題:“光明的使者”“光明的贊歌”“驅風勒雨送光明”。在電力缺乏的年代里,在時代的發展中,東嶼電廠是溫州區域當之無愧的電力擔當。

  一個時代不會忘卻記憶,記憶也不會在時光中湮沒。在溫州人關于“光明”的記憶里,東嶼電廠是不能繞過也無法繞過的存在。在能源博物館采訪現場,我們見到了幾位老人,正在給年輕的孩子們,講述溫州電力發展的故事,講述東嶼電廠的故事。

關停

  1999年,溫州電網并入華東大電網,溫州發電廠、龍灣燃機電廠等七座電廠、水電站相繼興建起來。東嶼電廠日夜不間斷的鍋爐漸漸冷下來,英雄遲暮了。2007年,按照國務院關于“上大壓小、節能減排”決策部署,溫州東嶼電廠的兩臺機組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于9月底停止運行。

  從紅磚白墻到高樓大廈,東嶼發電廠在滄桑巨變的歷史洪流中幾經沉浮。它巨大的鍋爐,高聳的煙囪,老舊的廠房,是昔日工業輝煌的殘留。2018年,東嶼電廠被列為溫州市一級工業遺產予以保護,東嶼電廠的煙囪、工業廠房等具有歷史記憶的代表性工業遺存得以保護并保留,這是對溫州工業發展歷史記憶的保護和見證。2020年,溫州市啟動東嶼電廠有機更新項目一期工程。在建筑設計師們的眼中,東嶼電廠有了新名字——“工業遺存”。

  時代賦予它使命,歲月給予它榮耀。2023年5月1日,東嶼電廠能源博物館和工業遺存展廳與市民正式見面。這座曾經在20世紀給市區帶來萬家燈火的老電廠,在停擺15年后,重新綻放“溫州之光”。東嶼電廠在當代城市發展、城市更新中,重新扛起重要使命,鏈接人們對溫州工業歷史的記憶,賦予工業遺存文化、九山斗城文化、塘河文化等城市文化身份,維系當地人的情感依戀,夯實溫州的城市文化底蘊,助力打響“千年商港、幸福溫州”城市品牌。

  走進東嶼電廠能源博物館和工業遺存展廳,東嶼電廠黨建部汪洋“近鄉情更怯”。他說,“我平時基本不敢來這里,來到這里,我就隱隱地痛,我人生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東嶼電廠”。廠關停了,遺址還在。對于絕大多數東嶼人來說,這里始終是他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電廠關停了,企業到底如何發展,接下來的路往何處走”。綜合管理部張亮回憶起那段歲月說,那是我們每天起床都要問自己的問題。在東嶼電廠關停的15年歲月里,從福建福安譚頭水電站到福州永泰大樟溪水電站,從寧波風電到甌江水電,從基建到運行,再到檢修維護,200多名東嶼電廠人,一直在探索著企業的未來發展。

重生

  2020年,國家能源集團浙江公司重組成立,浙江公司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把東嶼電廠轉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花甲之年再出發”,歷史悠久的東嶼電廠準確把握發展機遇,再一次煥發出新的活力,但一個已關停15年之久、員工平均年齡超過56歲的老企業,也面臨著從關停狀態到正常生產運營轉型的重大考驗。

  “只要有一點點火星,我們就要把它燃起來”談起東嶼電廠的未來發展,黨建部汪洋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無法平靜。

  “現在,我們主要就是向年輕人學習,向有經驗的人學習”。規劃建設部陳曉華現在負責跑辦新能源項目,把學習當作了第一要務。

  “我是1968年的,16歲初中畢業,1984年進的東嶼電廠,我這一輩子已經和東嶼電廠算是貼在了一起。算起來還有42個月退休,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現在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臨近退休的老員工徐如雅比起年輕人來,一點也不退讓。

  激情、奮進、永不止步,喚醒了一個沉睡多年的關停企業。2022年3月,“以集中式儲能電站為主體的高可靠高靈活新型虛擬電廠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立項;2023年4月,一期項目100兆瓦/200兆瓦時化學儲能電站主體工程開工建設;2024年6月28日,浙江公司梅嶼儲能電站順利結束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入市場化商業運行。新型虛擬電廠建設,承載著東嶼人的未來,寄托著東嶼人的希望。新的使命、新的召喚,東嶼人正在積極、熱情地投入到新型虛擬電廠建設大潮中。

  堅持“集中式為主,分布式為輔”的總體開發思路,2023年8月29日,東嶼電廠成功競得鹿城山地光伏項目開發權。經過近3個月艱難談判,2023年12月雙方簽訂合作協議和備忘錄,確定取得鹿城區光伏項目開發權。2024年3月27日,鹿城100兆瓦發電項目取得備案賦碼,溫州大學4.5兆瓦項目、泰順縣15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相繼推進,在新能源發展的進程中,東嶼人慷慨前行,實現了從不可能到可能的精彩蝶變。

  65年的風霜雪雨、千錘百煉,65年的探索跨越、幾經崢嶸。承載了中國電力的堅實與厚重,東嶼電廠正與時代同行,以磅礴的氣勢走向未來。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