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8-29 17:13
付蘭偉 張毅
科技創新催生新動能,2024年以來,國家能源集團烏海能源平溝煤礦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分析企業發展形勢,把握機遇挑戰,培養人才隊伍,引入先進設備,以科技創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讓企業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請進來”搭建技能人才成長陣地
“每天參加通風實驗室的專業培訓,不但學到許多專業知識,又鍛煉了實踐操作能力,明顯感覺到自己在不斷進步,剛入職時茫然無措已經一去不復返。”剛參加完通風實驗室專業培訓的安健環科梁藝斌語氣里滿是自信。
設立于平溝煤礦的烏海能源公司通風實驗室是集成瓦斯與火災防治兩大核心的實驗平臺。配備DGC系列瓦斯含量測定裝置、SDQ系列定點取樣裝置和WS-G818自動工業分析儀等20余種、40多臺實驗設備,可開展瓦斯、火災防治基礎數據測定和積累,為建成瓦斯、火災防治技術管理體系奠定堅實理論和實踐基礎。
烏海能源公司通風實驗室2024年5月建成以來,已成為平溝煤礦培養專業技能人才的主陣地。該礦以“請進來”的方式,邀請中煤科工重慶院和沈陽院技術人員入駐實驗室,共同完成相關科研工作。同時,利用該實驗室的硬件設施,為礦區采掘、通風、地測等相關專業的9名大學生職工講授預防煤與瓦斯突出的相關知識、通風實驗室瓦斯儀器的操作規范、礦井火災防治、基礎參數理論研究、煤塵防治措施及先進技術工藝等內容,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技能操作水平得到不斷提升,為企業的后續發展夯實了技能人才根基。此外,充分用好西北三院科技優勢和人才資源,培養技術人才,提升科技實力,推出更多科研成果。
“走出去”開闊技能人才視野
平溝煤礦立足高突礦井長遠發展,提前布局,采用委托培訓的方式,積極儲備緊缺關鍵人才。
陸續安排近兩年入職的6名大學生職工赴西北三院進行為期3個月的理論學習+駐礦實地鍛煉,提升實踐工作能力和技術水平,為該礦復產復工儲備技術力量。2名通風專業大學生職工跟隨重慶研究院赴陜煤集團韓城礦業公司各高瓦斯突出礦井進行駐礦學習鍛煉,1名防治水專業大學生職工跟隨西安研究院赴烏海能源各礦井進行駐礦學習鍛煉,進一步拓寬眼界思路,提升通風、防治水等領域專業水平。
8月初,該礦組織16名專業技術人員赴神東大柳塔煤礦、哈拉溝煤礦、包頭能源萬利一礦和陶忽圖煤礦進行對標學習。深入了解大柳塔煤礦和哈拉溝煤礦智能化建設經驗,結合平溝煤礦技改方案,為該礦智能化建設提供方案和參考依據;詳細了解萬利一礦緩坡斜井采用的TBM工法的工作原理,為平溝煤礦緩坡斜井快速施工提供設計支撐;調研陶忽圖煤礦立風井采用鉆井法施工情況,為平溝煤礦Ⅲ盤區回風立井施工選擇最優方案。
學習過程中,平溝煤礦專業技術人員與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萬利一礦的相關技術人員就單護盾TBM施工煤礦長距離大坡度高瓦斯斜井技術進行深入討論交流。聽取了TBM工法施工原理、工藝特點、技術優勢等情況介紹,深入學習了TBM工法在大坡度煤礦斜井的應用建設模式、操作方法、技術要領和注意事項,為下一步盾構機在礦井技改過程中的順利應用蓄能聚力。
通過“走出去”對標學習,技術人員在管理理念和對行業發展趨勢把握等方面有了長足進步,為強化科技創新戰略布局、加大科技創新產學研用一體化推進力度、采用新設備新工藝開創煤礦斜立井建設新模式蓄勢賦能。
內外發力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平溝煤礦注重科技成果轉化,內外發力,將科研成果、高新技術和先進設備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該礦9號和10號煤層平均間距1.5米,獨自開采9號煤層會對10號煤層頂板造成破壞,布置10號煤層時只能采用U型棚進行被動支護,增加了經濟成本和職工的勞動強度。為此,該礦組織技術人員開展“近距離煤層聯合采選研究”,進行9-2號煤、10號煤單獨開采與9-2號煤、10號煤、夾矸層聯合開采經濟效益分析并驗證其可行性,探明泥質夾矸在洗選過程中的泥化機理,提出煤炭洗選優化工藝。研究結果為桌子山煤田各礦井進行多煤層綜采及洗選提供理論依據與技術支撐,提高資源回采率,延長礦井服務年限,減少巷道掘進,充分釋放產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對全國近距離煤層開采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產生較高的社會效益。
盾構機是一種先進的挖掘機,具有掘進速度快、勞動強度低、安全可靠性強、作業環境好、成巷質量高等優勢。緩坡斜井掘進效率較平常掘進方式可提高5倍,在過斷層等特殊地段優勢更加明顯,巷道成型也將成為新標準。該礦組織技術人員充分調研、論證施工方案,列出掘進期間災害防治重點工作,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學習相關操作技能、掌握工作原理,為盾構機在平溝煤礦成功應用打下堅實基礎,為礦井技改工程順利推進鋪平道路。2024年6月,集團公司煤炭運輸部肯定了平溝煤礦緩坡斜井采用盾構機施工方案,標志著烏海能源首次采用盾構機掘進巷道,在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中采用盾構機施工緩坡斜井在國內更是首例。
科技搭橋,創新鋪路,平溝煤礦全體干部職工正以全新的姿態,奮力開拓、賦能增勢,高標準打造安全、環保、綠色、高效、智能型綜合礦井,為烏海能源公司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