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8-29 16:12
陸燁 鄧言心
北侖港畔,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8月29日,一艘滿載7.1萬噸印尼煤的“昆蘭”號煤船,穩穩停靠在國家能源集團浙江公司北侖電廠輸煤碼頭,標志著該廠3號泊位實現對外臨時開放后,首次成功靠泊國際煤船。
紅色卸船機揮舞長臂,黑色抓斗劃出道道弧線,伴隨著皮帶機隆隆聲響,黑色烏金從碼頭輸送至發電機組。3號泊位對外開放,從最初的“一船一議”,到如今的“臨時開放”,歷經3年艱辛努力。“下步我們要實現3號泊位‘正常開放’,這樣國內國外暢通電煤保供,更好發揮大電廠能源保障作用。”北侖電廠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連生堅定有力地說。
一路風雨一路歌。為了早日實現泊位對外開放,該廠咬緊目標不松勁,加強政企合作,打造示范標桿,用實干奮斗把藍圖逐步變成實景。
落子起勢謀全局
北侖電廠自備碼頭位于杭州灣口金塘水道南岸,依托北侖深水良港,常年不凍不於,當年選址于此,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電煤運輸便利。
時光荏苒,作為國內首家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建設的發電廠,歷經35年跨越式發展,現有煤電裝機容量534萬千瓦,累計發電量超6300億千瓦時,成為華東電網最重要的能源點。
該廠輸煤碼頭設計年吞吐量1750萬噸,擁有3個卸船泊位,1號、2號泊位為5萬噸級,3號泊位為7萬噸級,其中1號泊位于1995年對外開放。
2020年9月,浙江公司重組成立,成為在“浙”最大能源央企。浙江公司管理層敏銳地意識到,推動3號碼頭泊位對外開放,對北侖電廠實現高質量發展有著戰略意義。從外部看,現有國際煤船都是7萬噸級以上,3號泊位能夠滿足靠泊條件。從內部看,盡管電廠有70%的長協煤,但依然存在電煤采購缺口。如果未來增加裝機,電煤缺口必然增大。更重要的是,浙江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比如特殊時段要求電煤5200大卡以上,含硫量控制在1%以內等。開辟進口煤采購渠道,不僅能滿足保供、環保要求,而且還有價格優勢。
2021年1月,浙江公司主要領導牽頭,成立3號泊位對外開放工作專班。至此,一盤著眼全局,謀劃未來的大棋局,在北侖電廠3號泊位落子成勢。
數據顯示,近3年浙江省電力供應處于緊平衡狀態,用電高峰時段存在較大電量缺口。為滿足浙江經濟發展需求,2022年11月,浙江省發改委項目核準北侖電廠建設一期節能減排改造工程,上馬2臺百萬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清潔高效機組,計劃2025年建成投產。
“未來全廠有9臺機組,按照年利用小時數5500小時計算,全廠年耗煤量總量近2000萬噸,擴大進口煤采購規模迫在眉睫。”胡劍剛,計劃營銷部主任,全廠主要經營數據,早已爛熟于心。他還算了一筆賬,進口煤通過其他碼頭中轉,一噸就要增加50元的成本。“比如今年需采購的進口煤約200萬噸,如果全部依賴中轉,至少增加成本1億元。”
依托天然良港優勢,通過3號泊位對外開放,打造以卸載進口燃煤為主,內貿燃煤為輔的動態靈活性卸船碼頭。新征程,新使命。一幅以提質增效促能源保障的壯美藍圖,從北侖港畔鋪展開來。
同向發力譜新篇
浙東海岸線上,特大型煤電機組鱗次櫛比,擁有自備輸煤碼頭的電廠也有10余家,但實現碼頭對外開放的電廠,僅有少數幾家。
電廠碼頭對外開放,意味著國際貿易戰線延伸至企業。貨物、人員、船只等安全管控,涉及海關、邊檢、海事和口岸辦等監管部門。從北侖區、寧波市、浙江省到國家有關部門,每個層級、每家監管單位都有著嚴格的審批流程。
“再難我們也得往前推。”專班工作會上,浙江公司統籌部署,該廠兵分兩路,由計劃營銷部協調省、市、區三級政府口岸管理部門,及海事、海關和邊檢等單位。由燃料運維部負責對外開放所需的現場設備施工、安裝、調試和驗收。
調研走訪、定期討論、每周通報,無數個日日夜夜,工作人員在奔波中尋求新突破,在整改中不斷向前推動。
2022年1月4日,正是迎峰度冬時刻。為守住存煤底線,3號泊位首次以“一船一議”方式,停靠載有5.2萬噸印尼煤的“公爵”號。同年10月9日,再次靠泊一艘進口煤船,有效緩解電廠燃“煤”之急。
進口煤的船期變動大,按照“一船一議”模式,每次辦理手續需要2至3個月,影響電廠燃煤接卸效率和靈活性。如果碼頭實現臨時開放,半年內可按需接卸進口煤,并為實現正式開放創造條件。
3號泊位早在2009年投用,碼頭軟硬件設施相對薄弱,要實現臨時開放難度很大。北侖電廠多次召開推進會,邀請監管部門現場調研,爭取得到最大支持,同時積極落實整改,盡最大努力滿足臨時開放條件。
泊位對外開放是展示國家形象的重要窗口。為早日確定碼頭改造方案,計劃營銷部主管周挺發揚“釘釘子精神”。一次,他和監管部門負責人提前約好時間,商討泊位改造細節。獲悉對方上午10時要參會,他就早早等在辦公室外。“一天一電話,兩天跑一趟,只要項目能盡快落地,再苦再難都值得!”周挺如是說。
北侖港作為國內核心港區,國際貿易業務繁忙,監管部門要求北侖電廠通過整改成為示范標桿。該廠組織技術骨干,利用科技手段,全方位提升生態環境保護、靠泊穩泊安全及碼頭實時監控等。
新增船舶尾氣監測系統;新增船舶垃圾接收系統;新增船舶油污水接收系統;新建低壓岸電系統,每項舉措都在守護碧海藍天。
“我們以信息化、數字化手段實施智慧升級,讓老碼頭煥發新活力。”碼頭改造負責人胡凌海如是說。錨定“示范標桿”目標,他們采用激光靠泊儀、風速儀和測流儀系統,加強數據監測分析,確保20海里以內煤船安全行駛和靠泊。利用無人機、電子眼等,升級3號泊位的監控系統、門禁系統、人行道閘等,全面提升安全管控水平。7月22日,浙江省政府發文,同意國際航運船舶臨時進出北侖電廠3號泊位。
東方風起,氣象萬千。巍然屹立的主廠房,綿延不斷的光伏板,迎風飛舞的大風車,一座千萬千瓦級的能源基地在“浙”里快速崛起。以3號泊位實現臨時開放為標志,預示著北侖電廠通過碼頭綠色智慧升級,正以嶄新姿態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書寫著能源保供新篇章。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