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7-15 15:31
羅濤 吉火阿藍
普格縣普基鎮紅軍樹村位于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城南郊5公里處,該村土地肥沃、水灌優越,彝族同胞世代耕作于此。國家能源集團大渡河公司(以下簡稱“大渡河公司”)定點幫扶普格縣,深耕紅軍樹村農文旅產業融合示范園建設,呈現出一幅生產發展、環境優美、富裕文明的農村幸福新畫卷。
專業化種植養殖打造智慧農業典范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興旺,鄉親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2020年,大渡河公司立足紅軍樹村光照充足、降雨充沛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建成枇杷種植區、蜂糖李種植區以及特色百果種植區共計600余畝,引進先進智能的水肥一體灌溉系統,建設冷儲室、特色超市、電商物流中心、智能控制中心等。此外,成功引進象山大白鵝等優質品種和先進種植養殖技術,在產業園陡坡和林下種植鵝草,為大白鵝養殖提供充足飼料,大白鵝的鵝糞又為產業園區果樹和農作物提供生態有機肥,實現了種植、養殖雙循環。
大白鵝養殖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近10萬元。大渡河公司又投入約60萬元資金進行大白鵝場智能化改造,配備了鵝苗脫溫設備以及全自動食料喂養、飼料加工設備,增添了全過程監控與報警設施,實現大白鵝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
體系化紅色資源厚植紅色文旅融合
近年來,大渡河公司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定點幫扶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充分挖掘“紅軍樹”紅色文化資源稟賦,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升級打造紅軍樹村農文旅產業融合示范園,成為四川省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省級樣板村。
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這是紅軍樹村世世代代的驕傲。紅軍樹村是普格縣唯一的2A級紅色教育基地,一棵“紅軍樹”見證軍民魚水情深。大渡河公司深入挖掘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九軍團途經此地的光輝歷史,組織編撰紅軍史、紅軍樹村史,結合產業園區規劃,打造紅軍樹廣場、增加紅軍門、憶苦思甜農莊、4公里觀光步道的彩虹“長征路”等紅色元素,投資800萬元改造成綜合性紅色教育培訓基地,滿足社會各界對紅色文化和汲取鄉村振興經驗的需求。
如今的紅軍樹村,是紅色旅游景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集“聽紅色故事、穿紅軍衣、走紅軍路、吃紅軍飯”等紅色文化體驗于一體,經常有單位組織干部職工到紅軍樹下開展教育活動。依托紅色資源打造特色文旅品牌,讓紅軍樹村成為“紅色普格”的亮麗名片。
多元化技能培訓提升自我發展能力
為提升村民的農業技能水平和謀生能力,近年來,大渡河公司持續投入超千萬元,創新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分層分類開展運營經營管理、果樹桑蠶種植、家禽家畜飼養等精準培訓,超5000人次的基層干部、技能人才、鄉村振興帶頭人從中受益,為產業發展奠定了組織和人才基礎。
普格縣年均日照長達約2100小時,具有良好的光伏開發自然條件,大渡河公司充分結合地方新能源開發帶動產業發展。2024年5月,該公司助力普格縣新能源“光伏勞務”首批技能培訓在紅軍樹村開班,100余人參加培訓。按照當地村民培訓意愿,預計還將有1000名農村勞動力通過“理論授課+實際操作+現場觀摩”的方式再增就業技能。
標準化產品加工品質品牌雙重提升
完善產業鏈,是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增加效益不可或缺的途徑。紅軍樹產業園豐產白肉枇杷、蜂糖李等水果,大涼山烏洋芋、紫薯等傳統作物,有機生態養殖大白鵝等種植養殖特色農產品。大渡河公司立足當地農業稟賦,開展烏洋芋輻照長時間保存測試,委托食品認證專業機構開展禽肉營養價值分析、綠色無公害認證、地理特色品牌塑造,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2024年以來,大渡河公司在產業園區配套建設助農加工車間及配套設施,打造普格縣首個農特產品展銷直播間,結合紅軍樹元素注冊特色商標品牌,引入家禽屠宰、肉產品加工、塑封包裝等設備,推動特色農產品加工、生產流程標準化,打通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多渠道銷售及配套物流運輸全產業鏈,帶動普格農產品集中展示和線上銷售,提升農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全面推動紅軍樹村產業融合發展。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