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1-08 14:29
唐曉磊
今年以來,內蒙古電力集團烏海濱河供電公司樹牢“安全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理念,堅持安全生產嚴抓嚴管主基調,以“抓班組、控現場、保安全”為主線,聚焦安全管控工作質效,以“責任明晰、過程管控、精準施策”和“防風險、除隱患、反違章”為抓手,全力以赴“壓責任、夯基礎、保安全”,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
攻防兼備 凝聚“反違章”共識。“有線路反送電、施工人員高空墜落、物體打擊等風險。反送電方面,拉開線路分段、分支及聯絡開關,掛接線路高低壓接地線”。11月1日,在中鐵十九局施工作業現場,濱河供電公司用電檢查人員在現場與電氣責任人呼秀峰現場交流,并逐一核實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確保作業現場安全萬無一失。今年以來,用電檢查班全面推進反違章“攻防兼備”工作機制。在聚焦電網攻堅建設項目,制定“措施+督辦”任務分解表,部署重要施工現場作業檢查任務。通過逐級分解落實,做到任務有部署,工作有承接,責任有落實。對安全防控作用發揮方面,及時對臺賬梳理用戶安全風險等級予以登記記錄,有針對性、計劃性對不同用戶進行安全缺陷風險整改計劃推進。班組充分利用周五安全學習、班組日常培訓等方式抓住“關鍵少數”,以“關鍵少數”帶動全員安全覆蓋。組織學習典型事故案例,剖析典型違章案例,思考“安全能給你帶來什么,安全能讓你失去什么”,從正反兩方面指出安全潛在效益,制定崗位反違章措施,舉一反三查擺問題與不足,夯實全員安全責任,營造班組“尊重生命、敬畏安全、端好飯碗”良好氛圍。
辯證施策 打造有效應急保障。11月1日,濱河供電公司用電檢查班開展甘德爾山沿線線路用戶側電力保供應急演練,展示其在面對山洪自然災害隊伍集結、物資保障、信息互換、用戶保供等方面聯合應急能力。以此為例,為了應對突發事件,有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處置應急流程。使用電檢查人員提高防范和應急各類突發事件能力。今年,烏海城區頻發強降雨天氣,防汛形勢嚴峻。加之千里山供電移交新線路且都在崇山峻嶺之中,對巡視檢查提出新的工作思變能力。為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用電檢查人員認真梳理安全防汛風險地段隱患,重點做好低洼地帶、河流附近等地域配電室、山區沿線隱患排查,加強巡查頻次,做到險情隱患早發現、早治理。強化風險辨識,不斷加強監測預警,完善用戶應急預案完善,健全應急處突體系網。加強與氣象、烏蓄水、林業和草原中心、供水等部門聯系。提前做好防汛防災提早準備。通過不斷各項安全措施剛性落實,保障電力安全平穩有序供應。
加強專業整合 搭建交流互動。為提升電網管控質效,用電檢查班構建常態化的跨專業協作機制,對運行、檢修、營業站、裝表班組密切配合,確保電網風險識別、線路評估、防控及反饋無縫銜接。通過廣泛互動學習與工作協作,能更好動態審視并優化風險管控補齊短板,完善工作精益化要求。確保班組對當前風險態勢有清晰認識,增強風險響應時效性和準確度。深度發掘班組線路承包人、現場作業主人及設備主人制度優勢,剔除不必要作業文本,優化管控流程,明確班組各專工責任邊界,確保任務執行無重疊,整合資源高效利用。隨著營銷1.0和2.0系統雙軌運行過渡階段信息共享平臺線上使用,利用好信息資源全面覆蓋與深度挖掘。推進生產、營銷等專業深度融合,打破壁壘,促進業務流程,完善信息系統,提升工作效率。拓寬信息獲取渠道,在試用階段勤學多問積累2.0平臺盡快熟知掌握應用。同時多爭取同級單位工作支持,健全工作形式、豐富溝通渠道。
作為供電公司服務用戶是最多一個受眾面,服務延伸能否到“最后一公里”取決于服務質量和優化資源整合。不斷提升電網安全管理水平,持續個體細胞優化并入電網細胞群不斷良性循環。守牢風險底線,提升保障力。對用電檢查各類風險做到早識別、早預警、早應對,堅決“清緩存、遏增量、提質量”工作思路。強化班組基層合規管理、信息共享與優質服務,全方位提升電力供應靶向發力和服務核心競爭力雙提升。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