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中能觀察

財經丨2025電力資產價值幾何?十大券商看好“綠電”投資機遇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2-10 18:33

2025電力資產價值幾何?十大券商看好“綠電”投資機遇

見習記者衣韻潼  記者周倜然

  2024年,A股電力板塊發展波瀾壯闊,行業市值從年初的28546.77億元增長至年終的31973.11億元,火電、水電、核電資產相繼被資本市場重估。

  走進2025年,電力資產價值幾何?十大券商普遍認為,隨著市場功能不斷完善,電力商品屬性還原,火電、水電、核電紅利價值凸顯,低估值“綠電”投資機遇顯著,有望實現困境反轉。

  火電、水電、核電盈利確定

  國家能源局統計顯示,2024年全社會用電量總計985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預計,2025年全社會用電需求有望維持6%左右增速。

  就全國電力供需情況看,當前,局部區域用電量仍有缺口。其中,華北、華東、南方等區域部分省份在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應偏緊。

  “在當前供需格局下,火電裝機規模總體放緩,但‘壓艙石’角色短期不變。”民生證券分析,中長協電價落地或引發企業盈利分化,但容量電價機制+輔助調峰費用有助于平滑煤電盈利周期波動,疊加成本端動力煤價格持續下降,預計2025年火電板塊盈利相對確定。

  中信建投證券同樣表示,2025年長協電價談判將成為電力企業盈利分化的重要節點。受用電量維持較高增速的影響,江浙滬等地電力供需尤為偏緊,火電利用小時數或同比增長,看好火電轉綠電的投資機會。同時,水電、核電兼具穩定性與成長性,未來分紅有望進一步提升。

  華福證券認為,展望2025年,火電將迎來新一輪低碳技術改造,煤電機組穩步向基礎性、支撐性、調節性電源轉型;水電方面,水輪機等電站設備的更新改造將帶來新一輪產業鏈資本開支及電站運營潛力釋放;核電打開民用核工業發展之路,聚焦核能資本運作加速,將進入多用途產業化應用新時代。

  電網智能化需求迎來成長期

  據中電聯統計,2024年,全國重點調查企業合計完成電力投資1.78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其中,電源投資完成額1.17萬億元,同比增長12.1%;電網投資完成額6083億元,同比增長15.3%。電網投資力度不斷增強。

  “電網智能化是2025年投資的重點方向。”國信證券指出,隨著主網側新能源大規模接入和負荷側市場化改革,電網智能化需求快速提升,新一代調度系統、巡視通信能力升級將迎來成長期。

  就電網設備發展看,當前國內市場總量高增、結構分化,海外市場景氣延續。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10月底,國網輸變電設備、特高壓設備和電表招標額分別達到2023年招標額的97.4%、44.2%、72.6%。主要電力設備出口額總計3644.99億美元,同比增長9.0%,變壓器和高壓開關尤為高增。

  “預計2024第四季度國網輸變電設備、特高壓設備等招標將進一步加快,全球電網投資景氣度持續。”開源證券表示。

  華龍證券認為,為配套大基地消納外送需求發展,國內特高壓建設有望提速。預計2025年開工2交4直,“十五五”期間儲備項目超過20條特高壓直流,柔性直流線路滲透率提升。

  “此外,國外市場方面,2024年1-10月我國變壓器出口到亞洲、非洲、歐洲的同比增速分別為60%、34%、76%,可見在新興市場及歐洲布局領先的企業受地緣政治風險影響更小,海外市場空間相對較大。”華龍證券分析稱。

  頭部新能源企業市占率提升

  2024年A股“綠電”板塊業績增速承壓,消納不足、綜合電價下行導致裝機、電量、收入、利潤層層回落。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與綠色電力資產相關的上市公司總計營收1084.81億元,同比下降0.51%;實現歸母凈利潤216.67億元,同比下降2.59%。

  “2025年,隨著歐盟碳關稅法規(CBAM落地,綠電度電溢價提升,使用綠證的行業進一步擴展,與綠色電力有關的新能源資產有望實現困境反轉。建議投資者優選沿海、具備特高壓投產送出的‘綠電’資產,或具備更高的投資價值。”廣發證券表示。

  華創證券指出,“綠電”行情2021年階段性見頂后已沉寂超兩年,近期伴隨政策回暖,消納能力和綜合電價提升,企業盈利獲得堅實保障,傳統綠色電力資產有望呈現邊際改善。

  “當下,新能源新增裝機增速趨于平穩,消納壓力逐步緩解。綠電綠證碳市場多渠道兌現綠色溢價,疊加化債力度加大推進、優質資源加速開發,以龍源電力、三峽能源為代表的全國‘綠電’龍頭運營商將得到更多關注。”東吳證券認為。

  長城證券研判,新能源入市雖對“綠電”企業盈利能力形成短期壓制,但將引導行業理性投資。資金雄厚、運營能力更強的頭部企業有望在下一步開啟并購,行業整體進入存量改善及頭部市占率提升周期,龍頭企業將在規模和盈利水平上形成明顯優勢。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