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2-13 17:41
《走向公正轉型的未來:綠色轉型對中國不同區域的影響》發布
煤炭資源型省份:能源轉型與公正轉型共探前行之路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白宇 見習記者 王可
12月5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以下簡稱“UNDP”)駐華代表處與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公正轉型政策研討會暨《走向公正轉型的未來:綠色轉型對中國不同區域的影響》(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發布會在京召開。
《報告》選取山西省為典型案例,深度剖析了能源轉型對煤炭資源型省份社會經濟發展所產生的多方面影響。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副院長楊雷在會上提出,資源型地區需要抓住轉型機遇,實現能源的公正轉型。
兼顧公正轉型 破局綠色發展
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山西省積極投身于“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實施進程中,同步推進產業轉型與數字轉型,大力推進煤炭和煤電一體化發展、煤電和新能源一體化發展、煤炭和煤化工一體化發展、煤炭產業和數字技術一體化融合發展、煤炭產業和降碳技術一體化發展。
為爭當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山西省不斷在新能源領域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速轉型向“新”向“綠”。《山西省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設定了“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1.3倍的目標。氫能產業也成為山西省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作為山西省重要能源基地,呂梁市已具備7.5萬噸制氫能力,全市正全速構建涵蓋制氫、儲氫、運氫、加氫及氫能源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條。
然而,能源轉型并非一蹴而就,其過程必然會對地區經濟結構、財政收入等產生深遠的系統性影響。
“資源型地區的轉型是世界性難題,是復雜的系統工程?!鄙轿魇“l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武東升表示。
作為中國主要的煤炭資源型省份之一,山西省坐擁超過全國20%的煤炭儲量,吸納了全國煤炭工人總數的37%。如何在能源轉型中妥善處理好相關社會問題,確保公平公正,成為山西省政府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對此,山西省政府在2024年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了公正轉型概念,即“注重在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正確處理相關社會問題,包括對就業和弱勢群體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確保公平公正”,開啟了公正轉型在地區層面的探索和實踐。
《報告》預測,隨著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有望帶動山西省綠色就業崗位增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煤炭行業就業崗位的流失。其中,太陽能行業的就業崗位預計到2060年將實現223%的大幅增長。
公正轉型有道 協同施策求安
UNDP亞太地區能源專家張穎表示,在轉型過程中,要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發展機遇所帶來的實惠與紅利。
如今,公正轉型的內涵與外延正處于不斷豐富與拓展之中,已從最初單純聚焦就業問題逐步轉向關注就業、經濟和產業轉型以及城市轉型之間的協同發展。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員陳丹表示,這迫切需要各國構建起相應的氣候變化、能源轉型和產業發展協同政策體系,針對不同地區在能源轉型過程中所遭受的不均衡影響進行全面、綜合的統籌規劃與應對。
為了更加有效地推進公正轉型,《報告》建議,在科學嚴謹的評估基礎之上建立起國家協調機制,并明確制定各省煤炭消費和生產的預期目標,高度重視區域公平性原則,以此推動公平且協調一致的轉型進程。對于省級層面而言,則需大力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戰略,積極主動地吸引并培育替代產業,同時充分把握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機會,構建關聯產業鏈。
與此同時,《報告》指出助力企業轉型,應促進企業與學術機構之間的深度合作,加速技術創新步伐,并進一步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相關措施,實施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持續優化社會保障體系。
在轉型資金方面,《報告》強調,充足的資金支持是實現包容性轉型的關鍵。在煤炭依賴地區,可通過試點轉型金融標準及探索混合金融的方式,來撬動更多的私營資本支持包容性轉型。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