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9-10 14:16
能源科技領域
一場前所未有的跨界合作
正在悄然展開
日前,聚變新能(安徽)有限公司(下稱聚變新能)發生工商變更,新增中國石油集團昆侖資本有限公司為股東,這意味著中國石油集團正式涉足核聚變領域,此舉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Q:什么是核聚變?
A:核聚變是指氘、氚等輕原子核結合成氦等較重原子核并放出巨大能量的過程。
而說起這家被中國石油看中的聚變新能,其實力不可小覷。它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磁約束核聚變領域的成果轉化平臺,而等離子體所乃是中國熱核聚變研究的重要陣地。在這里,先后誕生了眾多核聚變的重器,比如常規磁體托卡馬克 HT-6B、HT-6M,我國首個圓截面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合肥超環”(HT-7),世界首個非圓截面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等。
事實上,這并非中國石油在核聚變領域的首次嘗試。早在去年9月的中央企業可控核聚變領域協同創新發展研討會上,作為 18 家央企中唯一的石油公司,中國石油的出席就已釋放出其入局核聚變的強烈信號。
要知道,核聚變能源堪稱能源領域的“圣杯”!像太陽等恒星,皆由核聚變反應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然而,要在地球上模擬太陽的核聚變環境,絕非易事。人類雖對核聚變的研究已逾一個多世紀,但可控核聚變的實現之路依然漫長。
盡管困難重重,可控核聚變領域仍在不斷取得顯著進展。2022 年,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首次在核聚變反應中實現“凈能量增益”,這項歷史上首次達到科學能量平衡的可控核聚變實驗,科學家用了整整七十年才實現技術突破。
自參加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以來,我國相關科研實力得到了極大提升。2022年10月,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實現115萬安培放電。2023年4月,東方超環(EAST)首次實現403秒的長時間高約束模式運行。
盡管可控核聚變的商業化道路仍漫長而充滿挑戰,但人類探尋這一“終極能源”的腳步從未停歇。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終極能源”點亮萬家燈火之路終究實現?。◤垪濃x 關子晴)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