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3-08-09 10:20
——訪中海油研究總院總工程師(地球物理)、首席信息官杜向東
記者 曲藝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油氣領域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還應從哪些方面發力?就此,中能傳媒記者專訪了中海油研究總院總工程師(地球物理)、首席信息官杜向東。
中能傳媒:請您介紹下目前國內外油氣行業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的發展現狀?
杜向東:近年來,國內外石油公司紛紛加大數字化智能化布局。
道達爾的轉型亮點在于數字化智能化產品服務和體制機制。產品服務方面,應用物聯網與模擬仿真技術,開創了ANAC潤滑油分析服務,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體制機制方面,成立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速器與孵化器,鼓勵員工進行數字化智能化創新并給予相應的經濟獎勵。
殼牌石油的轉型亮點在于數字化智能化生產運營和數據支持。生產運營方面,搭建了全球生產經營平臺,統一制定全球17家煉化廠的生產與排產計劃,并在全球200多家煉廠開展設備預測性維護;數據支持方面,組建了70多人的大數據分析研究團隊,負責為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專業化的數據分析服務支持。
中國石油的轉型亮點在于數字化智能化生產運營與IT支持。生產運營方面,建立了油氣生產物聯網,自動采集生產數據,并在長慶油田與蘇格里氣田運用智能機器人進行巡檢,減少人工投入;IT支持方面,搭建了勘探開發夢想云,匯集油氣井、油氣藏、地震等多方面且橫跨60多年的數據資產,研究項目線上執行,提高協同研究效率。
中國石化的轉型亮點在于數字化智能化經營管理和產品服務。經營管理方面,基于集團大數據平臺,開發投資組合的優化算法,輔助支持全集團的年度投資決策,大幅提升管理層決策效率;產品服務方面,開發易捷加油移動應用程序,搭建易捷海購商城、石化e貿網、易派客等多元電商平臺,開拓業務新市場。
中國海油的轉型亮點在于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規劃與IT支持。規劃方面,中國海油是第一家開展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工作的國內油氣企業;IT支持方面,成立了公司級專業數據資源管理機構中海油勘探開發數據資源中心,實現源頭化、資產化、一體化、統一化、平臺化管理,并具備云化數據服務、中心化數據分析等能力。
可以看出,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正被廣泛應用于油氣產業價值鏈的主要業務環節。同時,通過不斷應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這些油氣公司旨在提升感知洞察、智能控制、協同共享和互聯創新四項數字化智能化能力,通過不斷提升數字化智能化能力賦能業務,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能傳媒:在應對數字化智能化變革方面,油氣行業面臨哪些問題和挑戰?
杜向東:一是關鍵技術問題。數字化智能化關鍵技術是油氣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關鍵技術不到位也會制約數字化智能化變革。目前,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應用、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發展快速,但如何將其應用于油氣行業,與石油工程技術和油氣相關業務融合是重要挑戰。比如智能化無人平臺,在大數據分析及應用、關鍵設備健康管理、流程動態模擬仿真等智能化關鍵技術方面與國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二是設施設備問題。各大油氣田硬件設施水平不一,信息化硬件條件不均衡,自動化差異明顯,部分老油田開發建設年代久遠,普遍存在設備設施老化情況,一些現場系統老舊,無法配合進行數據采集、傳輸、處理、運用等工作,難以支撐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在硬件條件上限制了發展變革進程。
三是協同共享問題。目前,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程度不適應實際需要。各類條塊化、模塊化的信息系統與專業系統雖然已相對完善,能夠滿足專業化應用,但是相對自成一體的系統模式集成整合難度大,難以達到互聯互通與協同共享。這就可能產生數據孤島,進一步導致重復建設和數據重復錄入,產生數據不一致風險,制約了科研生產效率,數字化的價值也無法充分體現。此外,數據模型設計是整個系統業務邏輯的反映,如果業務模型的建立不能覆蓋整個業務鏈,將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數據共享以及后期的應用系統擴展。
中能傳媒:在油氣領域加強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您認為最關鍵的是什么?還應從哪些方面發力?有何具體建議?
杜向東:對于企業層面,人才建設和組織架構也需要配合轉型。傳統石油企業可能存在部分員工對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前景認識不到位,仍習慣于傳統工作模式的問題,建議加強結構合理的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滿足數智化信息化轉型工作需求。另外,需要探索形成適應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趨勢的生產組織架構新模式。比如針對無人化趨勢,為適應生產組織模式的扁平化,應減少管理層級、簡化流程;而為了實現數據共享、成果集成,需要建立跨部門工作協同機制,對全要素進行耦合。
此外,如果要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系統的全面實施和推廣使用,就必須在一體化協同上下功夫。研究設計方面,搭建協同應用基礎平臺,實現業務協同場景研發和集成,建成跨專業、跨部門、跨業務一體化協同研究環境,提升科研成果的產出效率和效益;運營生產方面,可以制定統一的管理制度和規范標準,建立智能高效生產計劃執行體系,促進區域一體化中心建設,實現勘探、開發、工程等相關業務信息集成整合,逐步解決數據共享以及數據權威性等問題。
最關鍵的還是技術問題,需要實現技術的創新攻關,運用新技術推動“數據資源”真正成為“數據資產”。通過新技術可以降低數據應用管理的成本和復雜性,同時帶來更高的數據性能和可靠性價值。在未來技術研究中,建議更多依靠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在數據應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并為不同業務場景應用分析、統計分析以及數據應用價值體現等方面提供支撐。
中能傳媒:目前,中國海油在智能化無人平臺建設技術方面處于什么水平?
杜向東:近幾年,中國海油通過無人平臺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已具備了第二代海上無人平臺開發的能力。初步形成了無人化技術標準體系,具備了無人平臺全面感知與遠程監控、自動消防與智能安防、設備智能管理與遠程控制等能力。
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在設備可靠性、流程模擬仿真、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下一步將繼續開展無人化、智能化關鍵技術研究,以智能化技術提升無人平臺性能,推動海上油氣田開發模式與生產作業方式向無人化、智能化轉變。
責任編輯:吳蘇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