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網站 時間:2025-03-24 14:37
歷經7年攻關試驗,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以下簡稱“吉林油田”),在智能分注工藝領域取得新突破。目前,系列創新技術已在17個油藏480口水井實現規模應用,檢管周期均在3年以上。由此,示范區有效注水合格率提升10%,注水用電費用降低8.7%。
2024年初,吉林油田油氣工藝研究院以智能分注技術為方向,持續開展分注工藝優化、遠程監控平臺功能完善、數據深度應用以及探索。截至目前,地面分注內層防腐技術已完成4口井的先導試驗,防腐防垢效果良好,預計可延長一個檢管周期,節約維護費用23.6萬元;無線通信分注工藝在木146區塊試驗6口井,簡化了分注管柱、實現了帶壓作業,通信時長較常規無線通信分注降低80%;纜控分注帶壓作業技術作為儲備技術,初步驗證了技術可行性,作業效率可提高30%。
智能分注遠程監控平臺持續完善,支撐作用愈發凸顯。“我們開發了實時監測、故障報警、試井測試等7大功能模塊,可在線監控369口井?!奔钟吞锊捎凸に囇芯克L沈翹楚介紹,該平臺功能穩定,為注水精細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智能分注項目長劉亞珍介紹,研發之初,科研團隊的研究理念就是要與新能源融合,實現綠色開發生產。團隊根據新能源供能特征及分層精準認識,逐步形成了集群式間歇注水方案設計方法、攻關自動調控技術,并在相關平臺開展4個月的集群式間注試驗,明確了集群式間注油藏、工程和經濟可行性,為低成本綠色注水開發提供技術支持。(楊侖)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