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時間:2025-03-19 11:44
氣暖近5億我國中東部居民和南疆800萬各族群眾
3月17日,春分將至,但寒意未退。駐守在天山南麓博孜-大北氣田的塔里木石油人一刻不懈怠,幾人結伴巡檢,在設備林立、管線縱橫的天然氣場站內往返穿梭,不時低頭讀取壓力、溫度等儀器儀表數據,確保每一方天然氣都安穩送達。
去冬今春,直面極端天氣和用氣高峰的雙重挑戰,塔里木油田大力提升天然氣生產能力,加快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完善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產供儲銷全鏈條發力保障天然氣供應,確保下游百姓溫暖過冬。
天然氣產能快“變現”
面對下游對天然氣需求的激增,作為主力氣源地之一的塔里木油田堅守民生用能底線,氣場全開,加大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
加快新井上鉆是天然氣上產的關鍵。塔里木油田搶先抓早謀劃新井部署,于去年11月密集部署上鉆了60多口超深井,并分區塊、分井型逐一排定單井運行計劃,實施區域專打、井型專打等鉆井提速舉措,全力縮短優質儲量區增儲上產周期,以新井快上鉆贏得天然氣產能快“變現”。
與此同時,塔里木油田推動實施天然氣5000億立方米增儲工程、天然氣增產3億立方米行動等冬季保供重點工程,全力提升天然氣生產供應能力,積蓄“溫暖力量”,著力打造天然氣增儲上產新的增長極。
克拉、博孜、大北等19個大中型主力氣田主動作為,大力提升天然氣生產能力。其中,我國最大超深凝析氣開發生產基地博大采油氣管理區嚴格落實冬季“八防”措施,根據單井生產運行狀態科學合理調整產量運行計劃,2024年天然氣產量突破百億立方米大關。
克拉2氣田打響“控水穩氣”攻堅戰,創新提出“排注協同提采治水”新思路,啟動“注氣阻水”工程。在實施強排水措施的同時,同步開展注氮氣作業,大大提升了天然氣采收率,進一步緩解了水侵,延長了穩產期。
調峰保供再提升
在下游用氣的高峰期,塔里木油田各大儲氣庫經過春夏秋三季的注氣“囤糧”以及注采平衡期調整,實現“滿倉”入冬,全力發揮冬季天然氣調峰及應急保供能力,讓滾滾天然氣從地下噴涌而出,順著南疆利民管網,源源不斷地送往喀什、和田等地區各族百姓的家中。
庫中有氣,冬供不慌。其中,塔里木盆地首座投入使用的儲氣庫——柯克亞儲氣庫在冬供期間采氣量突破1.5億立方米,較上一個供暖季同比增長超20%,并先后創下單日注氣量、年度注氣量兩項歷史新高。
這個冬季,我國最大深層儲氣庫——牙哈儲氣庫也開啟首輪采氣,最高日沖“峰”保供能力達380萬立方米,和柯克亞儲氣庫共同形成每年7.1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調峰保供能力,有效緩解了南疆各地冬季用氣高峰的供需矛盾,為南疆各族群眾提供了可靠的取暖和其他用氣保障。
廣積“糧”、有“底氣”。在抓好已建儲氣庫注采運維的同時,塔里木油田還同步實施了東河、塔中儲氣庫先導試驗,不斷壯大天然氣的“地下糧倉”,持續提高調峰保供能力。
守護氣脈送暖下游
在凜冽寒冬來臨前,“站好崗、供好氣”是塔里木油田履行央企責任最鮮明的底色。面對寒流的頻頻來襲,塔里木石油人守護在氣脈源頭,踐行著“無一時短供,無一日斷供”的保供誓言。
在連接天然氣上游各氣源地和下游輸氣管網的重要樞紐站——西氣東輸第一站,塔里木石油人站好崗、供好氣,精心運維管理,向西氣東輸管網的供氣量由10月初的5000多萬立方米,節節攀升至最高的6600多萬立方米。
西氣東輸第一站建站20年來,已累計通過西氣東輸這條現代能源絲綢之路,向我國中東部地區輸送天然氣超3670億立方米,讓一方方“福氣”跨天山、越大漠、穿戈壁,送進神州大地億萬家,為下游15個省區市近5億居民生產生活用氣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在全力保障西氣東輸的同時,塔里木油田還加快“氣化南疆”步伐,推動“西氣西用”,累計向南疆五地州供氣超650億立方米,南疆的供氣占比超80%,為邊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民生用氣保障鼓足了“氣力”。
今年10月,在冬供高峰期到來前,塔里木油田還搶建搶投了“氣化南疆”天然氣管道工程首段管道,為南疆再添能源新動脈,讓“氣龍”在南疆不斷延展鋪開,將更多南疆沿線村鎮“穿”了起來,為南疆800萬各族百姓送去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福氣”。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