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網 時間:2024-09-29 21:18
金秋時節,長江三峽巫峽神女峰背后的重慶市巫山縣三溪鄉和兩坪鄉交界的青山頭群峰延綿。山頭上,一座座風力發電機的風葉不停地旋轉著;向陽的山坡上,一塊塊光伏板整齊排列,與“風車”、藍天、白云等交相輝映,構成一道獨特的風景。它們源源不斷地將這里豐富的自然資源——風、光,轉化為清潔電能,通過電網再輸送到萬戶千家。
“這個月由于光照好,我們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預計要達到3萬多元。今年村集體收入預計在33萬元左右。”巫山縣三溪鄉桂坪村黨支部書記徐忠憲欣慰地說。
圖為航拍重慶市巫山縣青山頭。重慶市巫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巫山地處三峽庫區腹心,生態系統類型多樣,蘊藏著豐富的森林、風光水儲等綠色發展資產。2019年,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巫山縣聯合打造三峽庫區首個“風光農(林)互補”新能源項目,在該縣三溪鄉、兩坪鄉等境內大力發展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清潔能源,將光伏發電與農業有機結合,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三溪鄉桂坪村是最先獲得受益者。桂坪村全村有耕地1700余畝。一直以來,村民以種植傳統的“三大坨”為主,缺乏主打經濟產業。村集體經濟更是收入甚微。除了原扶貧開發時建有一個小型光伏電站,每年有1萬多元的收入外,再無其他集體經濟來源。
“我們的光伏項目裝機容量為750千瓦,已于2023年4月下旬并網,年收入30萬元左右。”徐忠憲說。因巫山豐富的風力和光照,截至目前,該縣有27個村建設了光伏發電項目,成了村集體經濟的“綠色銀行”。
而今,巫山攬“風”借“光”,已相繼建成紅椿風電、三溪兩坪農(林)光互補光伏等清潔能源項目6個,總裝機容量51.81萬千瓦,年發電量約6億千瓦時,年產值3億元左右,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賈楠 王忠虎)
責任編輯: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