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4-09-27 11:09
能碳領域涵蓋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管理等。隨著互聯網、物聯網等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能源+智能”,正在加速能碳領域的數智化轉型。
近日,泛能網發布能碳領域不同場景的智能產品——“能碳智控一體機”。
“以前,我們的能源系統往往是大馬拉小車,能源浪費嚴重。”新奧能源副總裁、泛能網總裁程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通過AI技術的賦能,我們可以實現能源供應的精細化管理,確保每一度電、每一滴能都用在刀刃上。我們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分析,發現能源系統中存在的潛在問題,再給出優化建議。這種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不僅提高了能效,還大大減少了能源浪費。”
此次發布的“能碳智控一體機”,旨在以能源管理為抓手實現能碳的一體化運營。“這是政府碳排雙控和‘雙碳’行動、企業節能減排和管理碳資產、能源企業挖掘和盤活能碳資產的關鍵路徑之一。”程路指出。
“‘能碳一體化’指在獲取各設備用能數據并轉化為碳數據,實時掌握企業全鏈條碳足跡后,再基于這些碳數據,進行用能預測和能源結構優化,形成解決方案。它既涉及能源能耗規劃,又覆蓋碳排記錄管理,為綜合全面的場景更新設定策略基礎。其中包括能碳融合計量、能碳協同診斷、能碳并行控制,以及能碳耦合交易四大部分。”程路指出,“我們希望將能源生產、傳輸、分配和消費等各個環節緊密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高效、協同的數字能源生態體系,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能效、降低能耗,還可以推動全社會的綠色低碳發展。”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程路洞察到企業在存量博弈的時期普遍存在價格競爭、產品同質化、用能排放約束、創新不足、增速放緩等痛點。因此,泛能網打造了新一代“能碳產業大模型”與“泛能仿真系統”,期望以“能源+AI”的方式,加快能碳領域數智化轉型。
“我們想做的仿真是模擬物理世界運行,做高階版的數字孿生。追求目標是讓節能率、能源效率、碳排放等指標調節變成能源界的‘自動駕駛系統’,在各種復雜場景中都能運行。”
程路進一步介紹,“以暖通領域為例,過去暖通場景呈現、空壓場景呈現、配電光伏場景分別需要三個月。有了泛能能碳大模型,一個月以內甚至一個禮拜就可以讓場景呈現出來。有了泛能仿真+能碳產業大模型后,還可以幫助下游行業的融合整體效率快速提升,讓整個行業上一個臺階。”
程路表示,未來將開拓新的智能場景,與更多生態合作伙伴共建、探索、實踐,從而實現高效、清潔、低碳、節約,以及便捷的用能體驗。“產業平臺一定不是一家企業能干成的,一定要靠海量的生態、海量的用戶、海量的數據去形成智能模型,打造產業底座。因此,我們想依托仿真和產業大模型為很多的行業、更多的終端用戶、更多的生態合作伙伴,貢獻更多的產業智能,用能源系統提質增效的一小步,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助推一大步。”他說。(馬愛平)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