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時間:2024-09-26 11:35
9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根據《意見》,在培育就業擴容提質新動能方面,增加綠色就業新機會,積極發展節能降碳、環境保護、生態保護修復和利用等綠色產業,推動綠色發展和就業增長協同增效。
隨著“雙碳”戰略的提出,綠色轉型的加速,綠色經濟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圍繞綠色產業將產生哪些新的綠色就業機會?
日前,在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色轉型的意見》中提出:“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和服務體系,不斷提升綠色低碳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5萬億元左右。”
有專家曾接受媒體采訪時估算,實現15萬億元規模產業目標,意味著未來六年節能環保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將落在7.0%—8.0%的區間。節能環保產業將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面升級,提升工業企業能源利用效率、更新工藝流程和生產設備、減少末端排放等將成為重點方向;再生資源對原生資源的替代也將釋放出巨大的減碳潛力。道路交通領域電動化趨勢、航空領域生物航煤等綠色燃料應用的前景同樣值得關注。
根據《節能環保清潔產業統計分類(2021)》,節能環保產業包括高效節能產業、先進環保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綠色交通車船和設備制造產業四個一級類別,進一步細分包含23個二級類別和60個三級類別。
“其實,具體到就業崗位,綠色職業的邊界在不斷擴充,分類也不斷細化,隨著全社會的綠色化、數智化轉型,未來一定會涌現出更多的綠色新職業,出現更多綠色崗位。”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意見》發布后,希望能夠出臺更多與“綠色就業”相關的支持性、激勵性人才政策,提供金融支持和優惠補貼,制定規范的行業標準,完善人才培養、引進機制,提供針對性的職業培訓。同時,企業可以抓住綠色產業發展時代紅利,刺激綠色消費,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專家委主任王亦寧告訴記者,就環保產業而言,近年來,行業低水平重復和低價競爭導致行業一些企業出現增速放緩、市場萎縮、利潤下降、資金緊缺、人才流失等困難,增加綠色就業新機會當務之急要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提高產業需求與人才供給的匹配度。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科研攻關著力破解“卡脖子”難題,構筑產業的新增長極。
王亦寧舉例,針對降碳、擴綠環保裝備技術儲備不足,開展SO2、NOx等常規污染物脫除到與非常規污染物(如PM2.5、臭氧、VOCs等)高效協同控制的技術,開發多污染物與CO2協同減排、多組分VOCs控制、CO2低能耗捕集等關鍵技術與裝備并推廣應用;以含鹽工業廢水為代表的工業廢水處理與利用,以退役風電機組、退役光伏組件、退役電池等為代表新興固廢的處理和高值化回收利用成套裝備以及新污染物治理等,都是行業亟需攻克的技術短板,同時,也是綠色就業機會的新增長點。(徐衛星)
責任編輯: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