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時間:2024-12-30 10:30
12月27日,由國網信通產業集團主辦的數智電網產業鏈創新生態大會暨數智電網科創園啟航活動在成都召開。會議舉行了數智電網科創園合作協議簽約及啟航儀式,國網信通產業集團發布了新型電力系統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數智電網產業鏈創新生態大會暨數智電網科創園啟航簽約儀式。(資料圖片)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強指出,數智電網科創園的正式啟航,是國網信通產業集團與四川天府新區雙方優勢互補、密切協作,共同構建數智電網產業鏈創新生態的標志性成果,對促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產業提質升級,推動能源電力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歷章表示,四川天府新區堅持將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奮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和內陸開放經濟高地。數智電網科創園作為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在新區投建的新能源重大產業化園區,必將大幅推動能源技術攻關與產業集聚,引領帶動先進能源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
國家電網西南分部副主任、黨委委員,國網西南電力研究院董事、黨委書記李本良表示,西南電網在功能、形態、結構、特征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部分能源電力技術已經全面進入了無人區,必須要緊緊依賴數字化技術,對西南電網的各個環節進行智能化的升級,全面重塑電網生產管理方式。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在主旨演講中強調,空天電力大數據遙感+導航+通信一體化技術,在推動數智電網大發展的多個關鍵領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規劃方面,識別高清影像,結合政務地理圖,通過圖層數據融合、人工智能等技術,輔助生成規劃路徑,提高規劃效率和準確性。建設領域,支持辨識建設線路走向、交跨位置及地理環境,為前期方案編制、進度跟蹤和施工監督提供智能化服務,有效管控項目風險,降成本提效率。生產環節,助力保電與防汛工作,實現現場數據實時傳輸、隱患上報和精細化保電巡檢管理,增強自然災害研判與監測預警能力,保障電網設備安全運行。營配專業,精準預測并規劃新能源布局,促進能源結構優化,增強能源系統靈活性。調度方面,基于多源遙感衛星影像和DEM數據,建立水庫蓄水量估算模型,為水電調度提供精準輔助決策,提升調度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作為國家電網公司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先鋒隊”、電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主力軍”,按照國資委央企產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部署要求,堅決落實國家電網公司決策部署,牽頭籌建新型電力系統現代產業鏈人工智能支鏈,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依托牽頭承擔的2030智能電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進電力鴻蒙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與四川天府新區合作打造數字化智能化電網科技創新產業園。
數字化智能化電網科技創新產業園建設工作啟動一年來,雙方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國家電網公司指導下,組織內外部核心力量,聯合中國科學院、中國軟件測評中心等頂尖研究機構,華為、百度、阿里、騰訊等行業領先企業,以及清華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東南大學等知名高校,貫通“設計、研發、小試、中試、驗證、應用”創新鏈產業鏈全環節,形成以集團西南產業基地為主體,聯合四川天府新區打造“一體兩翼”空間布局,建設技術攻關平臺、創新賦能平臺、產業孵化平臺、創新人才高地“三平臺一高地”功能布局,構建以電力鴻蒙產業鏈為底座、電力人工智能產業鏈為核心、電力應用場景產業鏈為牽引的“三鏈融合”產業布局,著力打造新質生產力實踐樣板,推動西南地區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服務國家電網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