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2023-02-10 17:52
2月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打造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啟動儀式”在通州區舉行。這標志著目前唯一一個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北京綠色交易所正式落戶北京城市副中心,未來將建成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全面推進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現場,通州區政府與國家發改委有關部門、北京綠色交易所與國家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政府部門分別簽署氣候投融資領域合作等協議。
未來,北京綠色交易所將作為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中心,以及全球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中心的基礎設施,為更多排放企業或主體提供服務。企業通過自愿減排的項目減排量可上市交易,獲得包括真金白銀在內的多項支持。
在啟動儀式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轉向綠色低碳的內涵非常豐富,集中在一點上,就是減少碳排放。在這個過程中,綠色交易所能發揮什么作用?體會主要有兩點:一是排碳具有外部性,排碳企業和用戶沒有為排出的碳付出應有成本,所以對社會有負的外部性,排碳多的單位是以自己的低成本實現盈利,但對整個社會和公眾造成了負的外部性。未來綠交所就是要逐步把負外部性內部化,使碳定價逐步接近其社會成本,誰排碳誰承擔成本。同時通過強化信息披露要求,讓社會知道是誰排的碳,接受社會公眾監督,這是綠色轉型的一個重要方面。二是穩步降低綠色溢價。綠色能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相關技術發展非常快,成本降得很快,但是總的來說目前綠色能源的成本還是要比傳統能源要高一點,高出的部分就是綠色溢價。綠色金融、綠色技術等就要逐步把綠色溢價給降下來,使企業、家庭愿意選擇用綠色能源,從成本方面讓大家覺得物美價廉,愿意自覺地使用。所以,我們啟動綠交所推動綠色轉型,雖然工作很復雜,但意義重大。
北京市通州區委常委、副區長蘇國斌表示,北京綠色交易所落戶城市副中心,對于副中心建設國家級綠色發展示范區將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通過綠色碳匯交易,讓一些碳排放大戶企業,承擔起相應的發展責任;同時讓更多自愿減排的企業,能夠獲得包括資金在內的實實在在好處,從而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此外,通過綠色金融交易的發展,也能降低群眾使用清潔能源方面的生活成本。
北京城市副中心相繼被賦予了“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全球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中心”兩大定位,規劃布局了超八千億元的項目投資。蘇國斌表示,城市副中心將用好國家和北京市支持副中心發展的政策優勢,用好每年千億投資副中心建設的優勢,不斷地優化營商環境,讓更多綠色金融的市場主體加速向副中心集聚,讓市場主體找到更多的發展機會,也讓從業人員得到生活工作上更多的優質保障,從而推動城市副中心綠色金融健康快速發展。(張偉澤 危家煦)
責任編輯:周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