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時間:2021-08-18 16:19
如何鞏固投資持續恢復增長態勢?糧食、大宗商品、豬肉價格如何保供穩價?糾正運動式“減碳”,怎么干?國家發展改革委17日召開的8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孟瑋作出回應。
穩投資: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至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4.3%。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3.4%,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孟瑋表示,為鞏固投資持續恢復增長態勢,重點從五方面抓好補短板穩投資工作。
一是積極推進實施“十四五”規劃確定的重大工程項目。102項重大工程項目是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發揮其牽引帶動作用,抓緊建立重大工程項目實施推進機制,開工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
二是多措并舉穩定制造業投資。積極支持先進制造業投資,加快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弱項。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資,推進綠色低碳投資。
三是扎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督促各地方加大項目前期工作投入,依法合規加快辦理項目審批核準備案和用地、規劃、環評等手續,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
四是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提前組織明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編制工作,集中力量辦大事難事急事。指導督促各地高質量做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專項債券項目準備,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
五是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不斷完善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政策,規范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穩妥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
穩物價:做好保供穩價工作
針對河南遭受特大暴雨襲擊對我國糧食生產的影響,孟瑋說,總體上影響有限。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國家糧食儲備充裕,收儲調運能力增強,糧食產供儲加銷體系日益完善,糧食價格不會因此次暴雨災害大幅上漲。目前,河南受災地區糧油肉等農副食品貨源充足、價格平穩,局部地區不易儲存運輸的鮮菜特別是葉類菜價格小幅上漲,但漲幅均在正常波動范圍內。
“密切關注災情后續影響,加強對受災地區農產品生產形勢和市場供應監測,指導和支持地方做好災后補種改種工作,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定供應。”她說。
為穩定大宗商品價格走勢,近日我國分別投放2批次國家儲備銅鋁鋅,共計27萬噸。
孟瑋說,相關企業積極參與競買,成交價均低于市場價格。此次國家儲備投放分批次、不定期、不定量,有利于靈活開展市場調節,提高預期引導效果;面向加工制造企業定向投放,讓實體企業直接獲得實惠;采用網絡公開競價,有利于制造業中小加工企業充分參與。“下一步將綜合采取措施,包括加大增產增供、適時儲備投放、加強進出口調節、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等,切實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
7月份以來,為應對生豬和豬肉價格過快下跌,有關部門合計掛牌收儲5萬噸中央凍豬肉儲備,并指導各地同步收儲。孟瑋說,這有效遏制了生豬價格過快下跌的勢頭,生豬價格出現明顯反彈。目前,價格較前期低點回升15%以上。
“運動式”減碳:堅決糾正
孟瑋說,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出現有些地方、行業、企業工作著力點有所“跑偏”,行動措施不符合實事求是、尊重規律、循序漸進、先立后破的要求。
一是目標設定過高、脫離實際。有的地方、行業、企業“搶頭彩”心切,提出的目標超越發展階段;有的地方對高耗能項目搞“一刀切”關停;有的金融機構驟然對煤電等項目抽貸斷貸。
二是遏制“兩高”行動乏力。有的地方口號喊得響,行動跟不上,有的地方甚至違規上馬“兩高”項目,未批先建問題較突出。
三是節能減排基礎不牢。有的地方能耗“雙控”落實不力;有的行業寄希望于某種技術一勞永逸解決問題;有的機構熱衷于打標簽、發牌子,碳中和“帽子”滿天飛。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云南、陜西、江蘇9省(區)能耗強度同比不降反升,10個省份能耗強度降低率未達到進度要求,全國節能形勢十分嚴峻。
“這些現象與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初衷和要求背道而馳,必須堅決予以糾正。”孟瑋表示,我國正抓緊制定完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下一步將及時發現并糾正相關問題,確保不跑偏、不走樣。
責任編輯:王怡然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