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能源要聞

中能觀察丨能源轉型的中國方案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8-30 16:53

能源轉型的中國方案

——《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重磅發布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莫非 趙悅婧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傳統能源的大量消耗帶來了環境壓力和資源約束等諸多挑戰,使得能源轉型成為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抉擇。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堅定不移加快能源轉型。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更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性任務。

  “中國提出了能源安全新戰略,推動能源轉型取得成效,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適應時代要求的能源轉型之路。”在8月29日國新辦舉行的《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字句鏗鏘。

  立足高質量發展

  加快構建能源供給新體系

  中國的能源轉型,立足于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能源保障,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國堅持綠色低碳,加快構建以非化石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章建華表示。

  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23年底,中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較十年前增長了10倍,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總裝機的58.2%,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增量一半以上,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從15.5%提高到26.4%

  白皮書指出,傳統能源和新能源是互補、替代關系,大力發展新能源的同時,也要發揮好傳統能源支撐和兜底保障作用,推動新能源和傳統能源協同發展。

  章建華介紹,十年來,中國累計淘汰煤電落后產能超過1億千瓦,電力行業污染物排放量減少超過90%。全社會終端用能電氣化率達到28%。“與2012年相比,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超過26%。綠色能源技術實現新突破。”

  隨著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和電力負荷特性變化,能源電力系統運行面臨更多不確定性,提升能源系統韌性迫在眉睫。

  “近幾年,能源行業加強統籌謀劃,健全工作機制,從政策、平臺、能力、市場四個方面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萬勁松表示。

  萬勁松透露,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數據局聯合印發了《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立足當前發展階段,聚焦近期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亟待突破的關鍵領域,提出9項專項行動,統籌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協調發展。

  白皮書提出,為加強資源優化配置,中國加快建設橫跨東西、縱貫南北、覆蓋全國的能源網絡基礎設施,提升能源大范圍遠距離輸送能力。

  “預計到2025年底,中國跨省跨區輸電容量將達到3.6億千瓦,配電網具備5億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萬臺左右的充電樁接入能力,電網對電力資源的承載能力和配置能力將顯著提升。”萬勁松表示。

  著眼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能源含量不斷提升

  中國的能源轉型,著眼于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形成節約高效、綠色普惠的能源消費新模式,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作為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領域,能源行業立足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積極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截至今年7月底,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6.8億千瓦,裝機占比超過了54%。十年來,中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增長對全球的貢獻超過了40%,非化石能源年發電量增加了2.2萬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0億噸,全社會碳排放增長趨勢得到顯著遏制。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節能降碳的政策文件,對今后一個時期的綠色低碳發展和“雙碳”工作均作出整體部署。

  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宋雯表示,能源行業正抓緊開展“十五五”規劃前期研究,研究部署下一階段能源轉型的目標任務,將會以更大力度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扎實開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工作,推動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

  “我們有能力、也有信心推動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的目標。”宋雯說。

  十年來,中國積極引導全社會優先使用綠色能源,推動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

  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3年,中國以年均3.2%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1%,是全球能耗強度下降最快的國家之一。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表示,十年來,中國始終堅持節能優先方針,加強重點用能領域節能提效,堅決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累計節約能源消費約14億噸標準煤,能源利用更加集約高效。同時,中國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深入開展綠色生活行動,綠色用能理念加快形成。

  “2023年,中國風光發電量超過了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全社會每消費3度電中就有1度電是綠電。”李創軍回應中能傳媒記者提問時說到,十年來,中國能源消費加快清潔低碳化,能源消費結構得到持續優化。

  服務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中國方案

  中國的能源轉型,服務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持續深化綠色能源國際合作,積極做全球能源轉型的推動者,攜手各國共建可持續能源的未來。

  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規模超過了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是推動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最大的貢獻者。

  “最大貢獻”的背后,是內涵鮮明的中國方案。

  走好中國能源轉型之路有“五招”。章建華指出,一是樹立共同體的理念,提出并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念;二是一張藍圖繪到底,充分發揮國家戰略規劃的導向作用,然后堅定不移地推動落實;三是注重供需協同,做好“一加一減”,即供給側上做好非化石能源提質擴量的“加法”,消費側中做好節能降碳的“減法”;四是先立后破、有序轉型,在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同時加快轉型發展,有序實施對化石能源的可靠替代;五是兼顧公平與效率,一方面加快能源市場建設,通過市場價格信號促進新能源投資,引導火電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另一方面,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為各類經營主體營造一個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李創軍介紹,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高質量躍升發展,為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供應、推動清潔低碳轉型、促進全球新能源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的重要引領者和推動者。

  “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持續的技術進步,得益于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得益于良好的市場環境。”章建華表示,“在全球綠色轉型的大背景下,中國在加快自身新能源發展的同時,積極與各國共享質優價廉的清潔能源產品,有效推動全球風電光伏開發的成本下降,實實在在為世界能源轉型提供了綠色動力,為深化清潔能源國際合作創造了新機遇,也為世界能源轉型貢獻了中國力量。”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的重要引領者和推動者。”李創軍透露,今年以來,按照《巴黎協定》及其有關決定,中國有關部門正在結合新形勢新變化,抓緊研究論證新一輪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但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李創軍說。

責任編輯: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