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央廣播總臺國際在線 時間:2024-11-21 17:30
什么是特高壓輸電?它對解決能源分布不平衡問題有何作用?如何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天氣預報和氣象災害預警是如何做到的?這些疑問,來自阿爾及利亞、俄羅斯等國的19名外國記者組成的記者團,在國家電網都得到了答案。
11月20日,記者團先后參觀了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直流試驗基地、國家電網仿真中心、可再生能源并網全國重點實驗室和數值天氣預報中心,深入了解國家電網公司在特高壓輸電、大電網仿真、可再生能源并網和電力氣象技術等方面的實踐及取得的成果,親身感受中國在能源電力科技創新領域的卓越成就,對國家電網公司在能源電力科技創新和推動能源轉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
特高壓直流試驗基地:能源輸送的創新引擎 上午,外國記者團抵達了位于北京昌平區的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直流試驗基地。該基地自2009年投運以來,已發展成為全球超/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研究的前沿陣地?;夭粌H在功能設計、設備研制、控制及試驗技術方面屢創世界第一,還在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與智能電網建設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了中國智慧。
記者們深入了解了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工程的建設歷程,從2009年首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的建成,到后續不斷發展,如今已在建在運49項特高壓輸電工程。特高壓輸電技術以其突出優勢,有效解決了中國能源分布與消費不平衡問題。其中,±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單條線路就能滿足千萬人口大城市的用電需求,彰顯了中國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外國記者們對中國的成就表示高度贊賞,肯定了國家電網公司在推動全球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方面的努力。
“通過今天的參觀,我見到了中國先進的電力技術,見證了中國電力發展的過程。電關系到千家萬戶,十分重要,很高興可以看到中國克服了種種困難,保障居民用電,取得現在的成果。”土庫曼斯坦國家電視、廣播和電影委員會國際信息中心記者Batyr Rejepov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參觀電力系統,見到了很多電力系統的儀器和電力的運轉過程,增加了他的見識。
國家電網仿真中心:守護電網安全的智慧大腦 參觀完特高壓直流試驗基地后,記者團一行前往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參觀了國家電網仿真中心。該中心采用了先進的大型電力系統電磁暫態仿真技術,能夠對電網進行全過程實時仿真研究,為特高壓交直流電網的規劃、建設和運行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確保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記者們了解到,這些技術在電網規劃、新能源接入和設備入網等關鍵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力保障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通過仿真,電網運行的各種場景得以在虛擬環境中反復測試,確保了實際電網的運行可靠性。
黎巴嫩《電子消息報》新聞編輯 Faouzi Bou Diab表示:“保證電力供應的持續性是每個國家的人民都很關心的話題。這個仿真中心,是這個行業在未來的焦點,因為它能保證電力系統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中國在這一方面遙遙領先,已經進入了全新的階段?!?
可再生能源并網全國重點實驗室:新能源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隨后,記者團來到了可再生能源并網全國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于2023年3月獲國家科技部批復建設,致力于解決新能源發電大規模接入電網的技術難題。實驗室科研人員向來賓介紹了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和成果,通過重構預測體系和重塑并網特性,實驗室在可再生能源并網技術領域形成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
面對沙盤上展示的中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五大典型場景,外國記者們對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戰略布局有了直觀認識。從西南地區的風光水綜合開發,到“三北”地區的新能源規模化基地建設,再到海上風電的柔性直流并網方案,以及新能源在城鎮和農村的就地利用,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模式多樣且全面。實驗室的新能源陸上試驗平臺吸引了眾多目光,其世界領先的科研、試驗、檢測能力為全球新能源并網安全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整個世界所經歷的氣候變化危機,使得新能源資源比如風能、太陽能等,受到更多關注。我個人最關心的問題,是和傳統能源比如化石能源相比,新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多少。中國有些地方的新能源占比能達到40%,這在世界上都是很了不起的數字。我們看到了中國從環境保護角度出發,在致力于能源轉型方面的努力。”Faouzi Bou Diab講道。
數值天氣預報中心:電力氣象的“準”報員 最后,記者團參觀了數值天氣預報中心。該中心主要負責電力氣象與新能源功率預測研究,構建了超級計算機集群,開發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值天氣預報模式,涵蓋觀測數據、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災害預警等多個方面。其新能源功率集中預測平臺更是在準確性和預測時長上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實現了從4小時超短期到10天中期的全時間尺度預測。這些服務不僅幫助電力調度機構實現了更精準的運行決策,還在保障電網應對極端天氣、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巴勒斯坦國家電視臺主持人Rania A. T. Hamdallah表示:“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很快、效率很高,做到了對環境的影響盡可能小。這是全世界都需要的東西,目前全球面臨的環境問題是很嚴峻的。中國的創造力是很強的,所以今天來參觀這個地方,看到這些先進的技術,我真的一點都不驚訝?!?
參觀結束后,記者團成員們還在熱烈交流著參訪的所見所聞。此次參觀交流活動,不僅加深了外國記者對中國能源電力技術發展的認識,也為國家電網公司與國際社會分享經驗、加強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機??萍际堑谝簧a力、創新是第一動力。國家電網從未停止過前行的步伐,在科技創新和能源轉型的路上前行不輟,為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提供著中國方案。我們期待也相信,未來國家電網公司在推動全球能源轉型、書寫綠色發展新篇章上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