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7-18 11:46
循環發展 向綠而行
——國能準能集團循環經濟發展見聞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蘇偉
循環經濟是指通過將資源和產品的使用、再利用和回收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具體到煤炭企業,除了在煤炭開采環節做到智能化開采、低碳綠色開采外,在煤炭利用環節,還應將煤炭能量吃干榨盡,甚至將煤炭燃燒后的粉煤灰也吃干榨盡。同時,對煤炭采空區或深陷區進行充分治理,使之真正‘綠’起來,才能說真正做到了‘循環’。”在國能準能集團循環經濟產業孵化基地,該基地黨委書記、經理黃涌波侃侃而談。
正是遵循這個思路,國能準能集團一方面努力構建“煤-電-粉煤灰-綠色電解鋁-高端鋁產品、金屬鎵、鋰-白泥綜合利用產品”的循環經濟完整產業鏈,努力將煤炭能量“吃干榨盡”,另一方面,將采煤采空區變身為綠色生態示范基地,實現了綠色發展。
國能準能集團的黑岱溝露天煤礦遠眺
將煤炭能量和粉煤灰吃干榨盡
新型煤基納米碳氫炸藥是國能準能集團將煤炭能量吃干榨盡、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個成功案例。
6月20日,記者來到國能準能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觀禮臺,極目遠眺,映入眼簾的是該集團員工正在為巖石層的松動爆破裝填炸藥。國能準能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智能管理中心經理郭培告訴記者,所使用的炸藥就是用集團自產煤作原料制作的新型煤基納米碳氫炸藥。
“目前,新型煤基納米碳氫炸藥已實現規模化生產。”國能準能集團炸藥廠廠長李玉清說,“我們在黑岱溝露天煤礦使用新型煤基納米碳氫炸藥進行爆破,與使用傳統硝銨炸藥進行爆破相比,原料成本降低了12%,作功能力提升了24%。”
李玉清告訴記者,2023年3月至8月,國能準能集團新型煤基納米碳氫炸藥先后通過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項目成果屬“國內外首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也標志著新型煤基納米碳氫炸藥完成國家民爆行業行政許可的準入,為工業化依法合規生產及全國民爆行業推廣應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將煤炭燃燒后的固體廢棄物粉煤灰回收利用,是國能準能集團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另一大亮點。
準格爾礦區煤炭屬“高鋁、富鎵、富鋰”煤。黃涌波向記者介紹,早在2004年,國能準能集團人就行動起來,著手自主研發,致力于研究低碳循環經濟模式下的高鋁煤炭資源利用。經過數載艱辛摸索、歷經八次中試,最終形成了國內外首創的“煤系關鍵金屬酸法協同提取”技術和完整的產業鏈,推進煤炭由“燃料”向“燃料+原料”轉變。而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后的白泥及生產過程中的廢水也實現了高值化利用。
在準能集團硅肥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袋袋灰白色顆粒狀的硅肥正在打包。“硅肥是改良堿性土壤的絕佳肥料,是用粉煤灰提取鋁產品后的剩余物白泥生產的。目前,我們已能夠量產硅肥,正申請農業農村部硅肥的認證。”國能準能集團循環經濟產業孵化基地6034車間主任邢永康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據國能準能集團循環經濟產業孵化基地副經理王連蒙介紹,提取氧化鋁工藝中產生的廢水同樣有循環利用價值。廢水的主要成分包括除鐵洗脫液和水熱除雜廢水,前者經重金屬處理可提取金屬鎵,后者提取鋰后得到的含鈣廢水,可制備煤用防凍液、道路抑塵劑等產品。“經過這些處理,可真正實現工業廢水近零排放。”王連蒙說。
國能準能集團礦山生態旅游區一瞥
打造“國家級綠色礦山”
6月20日下午,記者走進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境內的國能準能集團礦山生態旅游區,一下子便陶醉到這片秀美的風景中。這里綠樹成蔭,花香鳥鳴,小橋流水,景色迷人。
“這里以前曾是溝壑縱橫、滿目瘡痍的煤炭采空區,現在這里可以春賞杏花、夏采蔬果、秋拾彩葉、冬戲冰雪……”國能準能集團生態環境保護部副主任王瑜告訴記者。
在國能準能集團礦山生態旅游區的一角,記者見到正在葡萄園里勞作的人員。他們告訴記者,這里的緯度、氣候與法國波爾多地區差不多,適宜種植釀造優質干紅和干白的葡萄。“利用煤礦開采后修復的土地,我們已種植了兩千多畝高標準果園,主要有葡萄、平臺、桃、梨等。”工作人員說。
據王瑜介紹,為了使煤炭采空區舊貌換新顏,國能準能集團高度重視規劃設計,引進專業團隊,對礦山采空區復墾,進行生態修復。
國能準能集團的黑岱溝露天煤礦和哈爾烏素露天煤礦年產商品煤6000多萬噸,從2020年開始,每噸煤提取地質環境治理基金14元,每年提取基金近8億元,主要用于復墾和綠化。國能準能集團礦山生態旅游區通過“生態+產業融合”的創新實踐,完美展示了綠色轉型帶來的勃勃生機,生態產業多元集成示范效應突顯。
國能準能集團生產服務中心綠化隊副隊長高浩瀚告訴記者,依托獨特的采煤沉陷區地貌和豐富厚重的礦業遺跡,國能準能集團礦山生態旅游區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經濟,培育了“政府+企業+農戶”產業聯合體、“國家礦山公園+準能生態旅游區+準旗文旅集團”聯合體,集成“生態+農業、牧業、林果、文旅、研學”等多元產業模式,已建成疊翠林區、紫東農區、毓秀景區等8個生態功能區。現存欄優質肉牛2000多頭,建成萬畝林果種植基地和千畝果品試驗基地,種植牧草1萬多畝,開發飼料及小雜糧種植基地3000多畝,創新開發“肉牛托管代養”經營模式,生態產品初級轉化率穩步提升。
昔日十山九禿卷黃沙,今朝林海蒼茫鎖高原。如今的國能準能集團礦山生態旅游區已成為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工業生態文旅的響亮品牌,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12萬人次,今年累計接待游客10萬余人次。國能準能集團先后榮獲“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內蒙古自治區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榮譽。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