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內蒙古日報 時間:2024-04-23 17:15
4月21日,記者從內蒙古科技大學獲悉,該校馬力通教授負責的生物煤化工綜合利用內蒙古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利用褐煤天然的芳環結構特性,基于煤化學褐煤大分子結構Huttinger-Michenfelder模型,開發出溫和條件下褐煤定向解聚制備高純度高端精細化學品技術,提高了褐煤的附加值。
馬力通教授介紹,褐煤是燃料,同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從褐煤中提取芳香族化合物,將褐煤從燃料回歸化工原料的本質。該技術得到的芳香族化合物苯甲醛純度98.58%,苯甲醇純度99.15%,苯甲酸純度99.83%,遠高于國家標準,在系統技術層面實現了高值化學品聯產清潔能源。已申請6項中國發明專利,1項美國專利,目前已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1項。
芳香族化合物是有機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目前合成芳香族化合物的方法存在副產物多、成本高和環境污染等缺點。針對以上問題,馬力通團隊開發了通過甲苯共沸脫水、乙酸乙酯萃取、硅膠柱層析分離、制備液相色譜純化的TESP技術,以低階煤炭(褐煤)為原料,定向解聚、綠色分離,在常溫常壓下生產高純度單苯環芳香族化合物。
據了解,苯甲醛、苯甲醇、苯甲酸等芳香族化合物在食品、化妝品、醫藥等許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褐煤儲量幾乎占到全區煤炭資源量的一半,如何清潔綜合利用褐煤,既是一個能源問題,也是一個環境問題,更是一個經濟問題,已經成為自治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
據了解,該技術研發工作得到了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自治區直屬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自治區“草原英才”工程專項資金等支持。 (格日勒圖)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