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建 時間:2025-05-12 17:33
5月8日,山東電建一公司參建的大國重器——我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隴東到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竣工投產。通過這條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每年可從甘肅省向山東省輸送風電、光伏、火電及儲能電量360億度。央視、新華社、中工網、大眾日報等主流媒體相繼進行了報道。
該工程從甘肅出發,途經陜西、山西、河北,最終到達山東,輸電線路全長915公里。新建甘肅慶陽、山東東平兩座換流站,輸送容量800萬千瓦,每年輸送的風電、光伏、火電及儲能總電量超過360億千瓦時,可滿足超100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總電量中,綠電占到了一半。
山東省東平縣的±800千伏東平換流站是“隴電入魯”的第一站,800千伏的特高壓電來到山東之后,通過這里經過一系列的轉換才能走進千家萬戶。公司承建工程受端換流站,也是“隴電入魯”的第一站——±800千伏東平換流站調相機部分。換流站位于東平縣接山鎮東北約15公里,占地約315畝,其中電氣設備眾多,包括28臺換流變、2臺500千伏降壓變、2臺300兆乏調相機等。
自開工以來,首戰面對冬季凍土施工、多專業交叉作業等嚴峻考驗,項目團隊將施工區域劃分為網格單元,配備獨立技術、安全、物資保障組,一次性通過鋼筋綁扎、模板支護等工作驗收,基礎工程混凝土澆筑合格率達100%。面對夏季降雨,露天作業舉步維艱,項目團隊實時追蹤天氣變化,精準預判短暫施工窗口期,在寶貴的時間里爭分奪秒推進作業,實現了主廠房較原計劃提前封頂,鋼結構安裝精準就位。由于廠房面積狹小,項目團隊通過對比多種吊裝方案,選擇使用液壓頂升技術進行定子吊裝,既保障了狹小空間作業安全與進度,又縮短整個項目的施工工期,使調相機提前投入使用,為后續交直流系統調試贏得寶貴時間。
項目團隊注重使用現代化手段解決難題,利用BIM、AI等智慧工具,實現施工可視化、標準化,產出的《東平±800千伏換流站建設全過程BIM應用》成果獲得首屆電力建設數智化大賽三等成果獎。項目團隊始終秉承“一次成優、臻于至善”的質量管理理念,加強專業工作標準與“首件實體樣板”相結合,以“安全零事故、質量零缺陷”的標準實現了多項里程碑節點順利完成,向業主提交了一份完美答卷。
工程投運后,每年可減少燃煤消耗約600萬噸,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600萬噸。工程將有效打破能源要素“天花板”,增強地區電力供需靈活互濟、時空互補和多元能源交換的能力,對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速我國電力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高一楓)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