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 時間:2025-04-27 11:00
4月23日,隨著“疆電入渝”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坤渝直流光傳輸系統第一通道伊吾至莫高段476.7公里測試連通,標志著我國最長的單跨距無中繼光纖傳輸線路成功投運,刷新了國內單段無中繼光纖傳輸距離新紀錄。
何志偉 攝
本次建成的單跨距無中繼光纖傳輸線段起于220千伏伊吾工業園變電站,止于750千伏莫高變電站,自2024年6月開始施工,2025年4月20日驗收,歷時10個月。線路全長476.7公里,其中276公里建設于新疆境內,約占全程的57.9%,沿途穿越戈壁、風區、無人區等極其復雜的地形,施工難度極其復雜、自然環境極其惡劣。為應對長距離傳輸帶來的信號衰減等技術難題,工程選用新一代G.654E超低損耗、大有效面積光纖,采用高精度直熔工藝,熔接點損耗控制在0.02dB以內,實現光纖線路信號衰減率降低15%;同時創新部署分布式拉曼放大系統和高性能射頻處理單元(RPU),大幅提升了信號強度和抗干擾能力。
“該線路建成后,無需增設中繼站,即可實現通信信號的高質量長距離傳輸,確保伊吾變—莫高變近500公里通信信號不間斷、無中繼、高質量傳輸,減少設備建設和維護成本,有效降低故障風險,為新疆新能源大規模外送提供高可靠的通信保障。”現場隨工驗收人員左航表示。
電力通信網絡作為超特高壓輸電工程信息傳送的“神經中樞”,承擔著大電網穩定控制、信息自動化采集、輸變電運行狀態監測等重任,其可靠性直接關乎跨區電網調度、設備控制和運行安全。此段光纖傳輸線路的貫通,不僅為“疆電入渝”工程的按期投運奠定了堅實通信基礎,也為我國在復雜環境下開展長距離、高可靠電力通信建設提供了示范樣板。( 解鵬 李思恩 何志偉 科技日報記者 朱彤)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