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5-04-24 10:22
生態環境部4月23日召開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核電安全監管司司長侯英東在會上表示,截至目前,我國大陸地區核電機組已安全運行600多堆年,一直保持良好安全業績,核電機組指標繼續保持全球領先水平。
侯英東介紹,截至目前,我國大陸地區已頒發運行許可證的核電機組58臺,頒發建造許可證的核電機組31臺,核準待建機組13臺,機組總數達102臺,裝機容量為1.13億千瓦,規模居于全球第一。 侯英東指出,我國核電事業起步相對較晚,較好的吸收了國際上的實踐經驗,核電機組設計相對先進成熟可靠,具備后發優勢。目前我國新建機組均采用三代及以上核電技術,AP1000、EPR、華龍一號、國和一號、高溫氣冷堆等新型核電機組設計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同時我國核電核安全管理不斷強化,對核電廠選址、設計、制造、建造、調試、運行、退役等全鏈條實施質量控制和有效管理。
侯英東提到,國家核安全局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核安全監管體系,切實保障了核電廠的運行安全和建造質量。
一是建立最高最嚴的核安全法規標準,參照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標準,結合我國實際,建立了完善的核動力廠核安全法規標準體系。
二是實施嚴格有效的核安全監管制度,對核電廠的選址、建造、運行、退役和反應堆工作人實施全過程、全范圍管理。
三是推行及時有效的核電廠經驗反饋,形成了覆蓋全國核電廠的經驗反饋體系,建立各方參與的國家層面的經驗集中分析等機制。
四是加強核安全監管隊伍和能力建設,以打造“獨立、專業、嚴慎、高效”的監管機構為目標,堅決扛起核安全監管的使命和責任。
責任編輯:沈馨蕊